架构|谈论智能汽车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三 )


其实 , 在熟悉汽车行业的人看来 , 这些“共创”都逃脱不了社交驱动或者是选配驱动的属性 , 说白了 , 很多都是传统汽车营销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全新的落地 , 或者可以说营销的互联网化 。 其本质 , 并没有因为智能汽车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
在蔚来将用户企业做到极致的份上 , 这些共创 , 都难免逃不脱蔚来的影子 。 毕竟 , 李斌无论是在人力、财力还是理念上都比这些跟随者更占优势 。
那么不做蔚来模式 ,“用户共创”还有别的模式么?
最近看欧洲杯 , 倒是让我们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 。
从高合汽车与用户“一键看球”的“场景共创”中 , 我们认为 , 这家将共创纳入产品开发底层思维逻辑和战略顶层思维的造车新势力 , 有机会在“用户共创”方面走出不同模式的“先人一步” 。
架构|谈论智能汽车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文章图片
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
我们参加过华人运通很多高大上的发布会 , 创始人丁磊就不止在一个场合强调过 , “品牌的打造应该是创新和具有颠覆性的 , 没有用户共鸣的品牌没有价值 , 共创才是打造真正有生命力品牌的唯一途径 。 ”
我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说法 , 但作为这种理念的最新案例 ,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欧洲杯期间 , 高合汽车就开发出球迷们的个性化应用场景——车内“一键看球” , 背后体现出了H-SOA超体架构在迅速响应用户个性需求 , 快速开发车内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
那么 , 当其他品牌们或者还在纸上谈兵“用户共创”的理念 , 或者还在摸索怎样将“用户共创”落地到具体产品配置上的时候 , 高合汽车又凭什么做到抢先一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开发出“一键看球”这类炫酷的交互功能?
在路由社看来 , 核心基于以下两条 。
一是企业顶层意识 。 从管理层、决策层到基层一线的工程师 , 对用户需求高度重视的意识和一致的行动力 。
对此 , 亲手带领一家明星合资企业做到年销量Top1的丁磊 , 就曾一再感慨 , “现在主机厂都要直面车主 , 与用户做直接的沟通交流 , 之前卖400万车没有车主朋友 , 但现在刚开始就至少和30%的车主直接沟通 , 用户思维能真正保证我们的产品不断进化 。 ”
创始人和管理层这种思想转变 , 以及创业企业内部的上行下效、快速行动 , 无疑确保了“用户共创”不再停留在一句口号的层面 。
二是架构底层能力 。 自主正向研发的H-SOA超体架构所具备的开放式、可扩展、大冗余等技术特性和特征 , 保证了高合HiPhi X具备快速开发和量产丰富应用的系统能力 。
不同于传统汽车上各个部件之间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模式 , H-SOA超体架构计算平台上软件中间件的软硬件分离 , 让跨硬件的功能重组和调动变得简单易行 , 从而确保车辆智能应用开发的简单灵活 。
架构|谈论智能汽车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文章图片
H-SOA超体架构保证HiPhi X具备快速开发和量产丰富应用的系统能力
同时 , H-SOA超体架构还提供了开放的接口和开发工具 , 让合作伙伴、第三方开发者和用户都可以调用各个硬件的功能 , 重新组合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车辆智能应用 。 比如 , HiPhi X的“极客世界”就是这样一套图形化的开发工具 , 用户可以借此对车辆各个部件功能进行自定义 , 也可以创造、分享和下载使用各类场景卡片 。
据了解 , 高合在智能场景卡片等软件层面的开发 , 已经做到最快以分钟计算的一个迭代周期 , 远远领先目前行业的平均水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