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老是吃手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吃手?

来我门诊看诊的,如果是2个多月的宝宝,我通常会问问家长宝宝会不会吃手,因为吃手代表着宝宝的心理和认知发育是否正常 。
宝宝吃手指大多从生后两个月开始了,这标志着宝宝心理发育进入新阶段 。说明宝宝长本事了,是一种健康自我安慰的方式,吃手会使宝宝情绪镇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一过性行为,无需加以干涉和阻止,过多限制对宝宝是一种伤害 。宝宝吃手也是一个认知过程,有时除了自己的小手外,还把玩具塞到嘴中,用舌和嘴进行探索,家长不必紧张将玩具从他口中取走,只要事前把手和玩具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
来我门诊的家长,有些反应宝宝七八个月了,自己拿饼干或面包等食物,一接近嘴边,就会停止,然后丢掉食物,但手的其他活动能力正常 。我问他们从小让宝宝吃手吗?他们说当时认为吃手或玩具不卫生,严格阻止宝宝不能吃手或玩具,我想这很可能是原因,由于孩子在学习吃手和吃玩具等自然活动时,因为限制,剥夺了这些孩子自然本能的发展,造成这些宝宝不会自己吃饼干,也不会拿任何食物自己吃 。这些妈妈要再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吃食物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了 。
如果宝宝1岁以后还在吃手,家长要及时进行纠正 。一般五六个月大的宝宝,随着活动范围增大,感兴趣的事情更多,会逐渐转移到更有趣的事情上,从而不再吃手 。1岁多了还在吃手的宝宝,家长要关注宝宝心理,是否宝宝有不安全感?是否经常换保姆?最好给宝宝安全感,再通过玩具、游戏等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让宝宝不再吃手 。
儿科医生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和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乐于普及育儿知识、婴幼儿喂养、早产儿干预等知识 。

小孩子老是吃手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吃手?

文章插图
小孩子吃手很正常啊,主要说的是1岁之内的孩子,不但不需要阻止,只要孩子喜欢,就让他吃好了 。
有些新生儿没几天的宝宝,就会有意识的把手放在嘴里,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如果孩子2-3个月了,还没有吃手的动作,还不能正确的把手放在嘴里,说明孩子还没有控制自己双手的意识,发育还不完善 。
宝宝可以通过吃手,达到自我安抚的作用,有些宝宝可以在3-4个月的时候,通过吃手把奶睡逐渐的过度到自我安抚入睡,说明宝宝睡眠能力很好 。
小宝宝更多的时候是躺在床上,通过吃手,还可以达到自我安抚,满足心理需求 。
0-1岁是口欲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关于人格阶段的最初的阶段,是婴儿期的生物本能阶段,饿了吃奶、不舒服就哭、想抱抱就哼哼等,这些基本的生物欲望得到满足 。而吃手是口欲期的表现 。而如果限制孩子吃手,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出现不正常的口腔表现,比如咬铅笔头,啃指甲,说脏话骂人等 。
宝宝躺在床上吃手而不被打断,其实就是对宝宝最初的专注力最好的保护 。成人要逐渐的学习到,只要孩子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对自身没有损害的,就让孩子去做,保护他的专注力不破坏,是我们成人要逐渐学会的 。
谢邀,吸吮手指是指小儿反复自主或不自主的吸吮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行为 。婴幼儿最初吸吮手指,多出于自身的需求,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零到一岁的婴幼儿处于口唇期 。吸吮手指可以满足口欲,有利于心理发育 。另外有学者研究认为,婴幼儿吸吮手指可能是调节自身情绪的一种方式,而如果存在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如经常被忽视,缺乏玩具,自身有一些不良情绪波动的婴幼儿,就会把吸吮手指作为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 。但是手指行为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发展成为不良行为,短时间的吸吮手指行为,不会对小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长期长时间过度的吸吮手指,会造成小儿手指局部变粗大,指甲变形,局部感染,牙齿排列不齐,下颌发育不良,而由此导致发音不清,咀嚼困难等 。在一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注意是否是因为对孩子的关注太少,而诱发了这一行为的产生,不能让这一行为重复强化行成习惯 。从婴幼儿早期开始,家长就应该注意对婴儿的需求与及时正确的反馈反应 。如当饥饿时及时哺乳,困倦时让孩子及时休息,孩子精神好的时候,要让他多玩耍,经常与孩子交流,让小孩感觉到父母的关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