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土地再耕深20公分,对庄稼有好处吗?

【如果把土地再耕深20公分,对庄稼有好处吗?】农田耕得深,对庄稼有好处的 。不过如何耕深、耕多深,要灵活应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导致庄稼的减产 。
先看一下熟土、犁底层和生土的概念:
熟土:
熟土一般指地表有农作物进行生长、10~20厘米内有植物的腐植物、自然有机肥的土壤,也就是经常耕种的土壤部分 。
熟土相对于土壤的熟化程度而言,对于耕地来讲,耕作层的土壤经过人为的耕作、施肥,土壤的熟化程度高,熟土的土壤结构比较疏松,也比较容易耕作,具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肥力较高 。
熟土以下是犁底层,犁底层是位于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由于长期耕作经常受到犁的挤压和降水时黏粒随水沉积所致 。一般离地表12—18厘米,厚约5—7厘米,最厚的甚至可达到20厘米 。
生土:
生土一般指在地表30-50厘米以下,终年不见阳光或者土表无植物生长的土壤 。也就是未经耕种熟化的土壤 。生土的土质一般比较结实,有机物质的含量很低,微生物的活动微弱,不适于农业作物的正常生长 。
尤其是在犁底层以下,土壤熟化程度低,结构比较结实,很难以进行耕作,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差,肥力较低的这部分就是生土 。
一般来讲,也可以说表面分布农作物根系的疏松表层可算熟土,下面紧实的植物根系很难扎入的这层土即是生土 。看完了这3个概念,各位应该对土壤分层有了初步了解了吧,也就是说,熟土可以种植农作物,而生土不适合直接种植农作物 。
三种常见的耕作方式:旋耕、深耕和深松:
我们经常听到农田旋耕、深耕和深松,那么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呢?来看看旋耕、深耕和深松的区别:
深耕:
深耕是指当农田要进行播种或者移栽之前,先用犁将农田里面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 。
深耕是农业种植中最常见的耕作方法,它不仅在耕作措施中对土壤的性质的影响较大,同时作用的范围也广,持续的时间也远比其他耕作的措施长,而且其他耕作措施如旋耕、耙地等都是在深耕基础上进行的 。
深耕有哪些好处呢?深耕可以增强土壤对雨水的吸收速度,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避免雨水直接流失,改变墒情 。同时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提高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发育 。
但不是任何情况下深耕都能增产,也不是愈深愈好,更不是唯一措施 。
深耕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等合理运用,并要与旋耕、中耕等耕作措施相结合,同时还要重视合理施肥、合理灌溉、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等其他农业增产措施的配套使用,只有这样提高增产潜力 。
有的地方实行深耕深达50多厘米,他们认为最肥沃的泥土在深处,而这些泥土有助于让植物长出超大根系 。
但是,深耕过深,导致土壤底层没有营养的生土被翻出,而肥沃的表层熟土却被埋到了下面,直接种植农作物势必会造成减产 。
深松:
深松土地也叫土地深松,是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的一项耕作技术 。开展深松土地作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手段之一 。
深松不翻转土层,使残茬、秸杆、杂草大部分覆盖于地表,既有利于保墒,减少风蚀,又可以吸纳更多的雨水,还可以延缓径流的产生 。削弱径流强度,缓解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土壤 。
同时,土地深松后,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深松后可减少旋耕次数(一般旋耕一遍即可),减低成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