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张三丰在宝鸡都有哪些历史记载?

金台观座落于宝鸡市火车站北约一里处的半山坡上,元代未年,邑人杨轨山等修建,为明代辽东道人张三丰修道处 。《明史·方伎》载:“太祖敬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遗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
明宣德八年(1433),侍郎张用瀚重修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里人赵世风重修 。数次修建,皆有碑铭记其事 。1958年辟为宝鸡市博物馆,屡经修葺,扩建,道观面目皆非,宗教活动亦烟消云灭 。
观前月台依崖砌造,高耸壁立,气势雄伟,可供游人流连小憩,凭栏观瞻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铸造的铁旗斗一对竖平台左右 。斗旗、风铃、游龙戏凤等饰件盘绕其上 。素有“金阁流霞”之誉的玉皇阁为其观门 。
玉皇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日光照射,金碧辉煌 。东西两侧山门,一名“栖霞”、一名“卧云” 。观内建筑分东、西、中三个部分 。中部后依崖凿洞,洞口修云檐门,洞名为修真、朝阳、飞仙 。修真洞门上悬有明成祖朱棣于天顺年间封赠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之敕书 。中轴及东西两侧院建有后稷、三官、三清等八大殿 。西北部有八角形东华亭一座 。
观内有古柏数株,传说为三丰亲手所植 。并有无根树歌碑、金台古观全图碑、张三丰遗迹记碑、瓜皮书碑二幢等 。瓜皮书碑是民国时仿三丰吃西瓜后在木屏上所书的唐人诗一首 。诗云:“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 。细看山下云深处,信有人问路不通 。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北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 。

历史上的张三丰在宝鸡都有哪些历史记载?

文章插图
关于张三丰,诸多文献记载不一,众说纷纭 。现存于宝鸡金台观的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张三丰遗迹记》碑载:“真仙,陕西宝鸡人 。”这也是最早记载张三丰籍贯的史料 。碑文作者张用澣为明初朝廷高官,曾在陕西仼职,其三代均与张三丰有交情 。故其言可信度高,此说为后世大量引用 。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姚福撰《清溪暇笔》,弘治八年(1495年)黄瑜撰《双槐岁钞》、陆深著《玉堂漫笔》、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亦载:“一云宝鸡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王圻纂集《稗史汇编》亦载:“宝鸡人”,汪道亨、冯从吾纂修《陕西通志》,谈迂著《枣林杂俎》云:“按他书一云:宝鸡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张俊哲等纂修《陕西通志》、田文镜等纂修《河南通志》载:“或云宝鸡人” 。邓梦琴等纂修《宝鸡县志》及清代一些地方志亦云:“张三丰为宝鸡人 。”此外,还有沙陀、义州、辽阳、南召、闽县、羊城、天目、平阳、黄平、金陵等说法 。张三丰的籍贯虽然说法众多,但较能令人信服的只有陕西宝鸡说和辽东懿州说 。相比而言,陕西宝鸡说历史资料记载较多,曾一度为主流观点 。今学者大多倾向于《明史》中张三丰出生地“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说,其祖先是江西龙虎山人 。
“三丰”之名的来历
说起“张三丰”这个名号,其来历也与宝鸡有关 。据清代汪锡龄《三丰先生本传》记载,有一天,张三丰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对面鸡峰山巍峻挺拔,3座尖尖的高峰挺立苍润,直插云霄,秀丽可人 。恰巧这时,旁边有人请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鸡峰山的3个高峰,说自己号“三峰”,这样一来,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 。后来,他又觉得“三峰”这个名号有些不雅,担心被人与“三峰采战术”相联系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若更改还得知会众人,突然想到八卦中“乾爻之连,而有坤爻之断”,便从坤土之中,竖一根浩然正气,补其断而全其一,从此他更名为“全一”,字“三丰” 。这就是“张三丰”名号的由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