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失衡与肥胖病

1、肥胖定义及判断
【膳食失衡与肥胖病】肥胖是一种代谢疾病,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超过能量消耗而使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积聚,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细胞体积加大,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20%上 。本文中只涉及单纯性肥胖,不涉及因疾病而造成的肥胖 。
现在常用以下指标检测超重和肥胖:
①体质指数
体重以公斤为单位,除以身高平方 。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是BMI在18.5-24.9为正常范围,大于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WHO推荐的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这一标准适合欧美人种,亚洲地区人体型与欧美人有差异 。2000年亚太地区会议提出了新的亚洲标准,2001年中国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的正常BMI的建议 。此项指标方法简便可行,只需测量身高、体重,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比较实用并不受性别影响,排除身高因素 。
②腰围腰臀比
肥胖除脂肪在体内贮存量多外,还有一种肥胖是体脂分布在内脏和腹壁,表现为大腹便便,被称之为向心性肥胖或腹部肥胖 。腰围男超过94cm,女超过80cm,可作为肥胖的标准;腰臀比超过O.9,超过0.8可视为中心性肥胖 。腰围、臀围测量也是简便易行,在空腹状态下测量肚脐平面周径为腰围,臀部最隆起部位平面周径为臀围,腰臀比位为两值之比 。
2、肥胖病的危害
在发达国家,由于食品供应丰富,工作中以静坐为主,生活中体力劳动减少,肥胖病检出率高 。不仅如此,在发展中国 家也面临迅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全球性多发病 。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肥胖本人因心肺功能不全,心脏担过重,常有心慌、气喘、易疲劳,还有内分泌代谢紊乱甚至精神抑郁等多种疾病 。肥胖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肥胖者患心血管,急性心肌梗是体重正常的2.3-3.3倍;发生胆石症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3-4倍 。70%- 80%的40岁以上糖尿者患者合并有肥胖症,这些都导致肥胖者死亡率升高 。
3、肥胖应如何预防
肥胖的原因是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因此预防措施是控制进食量及经常进行体力活动 。
控制进食,原则上是:①限制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减少食量而不改变食物中三大营养素的比例;②合理选择食物,多选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虾、鸡、蛋、脱脂奶、豆及豆制品,多选富含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限食高能量食物,甜点等;⑨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采用健康的饮食行为,如,晚餐少吃,睡前不进食,烹调少用煎、炸,尽量用煮、蒸、烧等,食物要大众化、多样化,只要采用低能量的平衡膳食,任何普通饮食都可成为好的减肥饮食,这只是一招,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制定体力活动计划 。
对于轻度肥胖者只需在饮食上适当调整,并增加体力活动即可;中度及以上肥胖者需就医、遵医嘱,因为节食减肥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个体差异并常有反弹,减肥不当还可能给身体带来损害 。
18岁以上成年人从事轻体力活动者每天需要能量2400千卡、2100千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