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族的种类以及作用

B族维生素富含于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谷物、胡萝卜、鱼、蔬菜等食物中 。它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 , 大部分是人体内的辅酶 ,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B1
B1是最早被人们提纯的维生素 , 1896年荷兰王国科学家伊克曼首先发现 , 1910年为波兰化学家丰克从米糠中提取和提纯 。它是白色粉末 , 易溶于水 , 遇碱易分解 。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 , 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 , 缺少它会得病、等 。成人每天需摄入2mg 。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中 , 目前已能由人工合成 。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及氨基 , 故称为硫胺素 , 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 。它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 , 米糠、麦麸、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 此外 , 白菜、芹菜及防风、车前子也富有 。提取到的维生素B1盐酸盐为单斜片晶;维生素B1硝酸盐则为无色三斜晶体 , 无吸湿性 。维生素B1易溶于水 , 在食物清洗过程中可随水大量流失 , 经加热后菜中B1主要存在于汤中 。如菜类加工过细、烹调不当或制成罐头 , 维生素会大量丢失或破坏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加热极易被破坏 , 而在酸性溶液中则对热稳定 。氧化剂及还原剂也可使其失去作用 。维生素B1经氧化后转变为脱氢硫胺素(又称硫色素) , 后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现蓝色荧光 , 利用这一特性可对维生素B1进行检测及定量 。维生素B1在体内转变成硫胺素焦磷酸(又称辅羧化酶) , 参与糖在体内的代谢 。因此维生素B1缺乏时 , 糖在组织内的氧化受到影响 。它还有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 , 缺乏维生素B1时此酶活性过高 , 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之一)大量破坏使神经传导受到影响 , 可造成胃肠蠕动缓慢 , 消化道分泌减少 ,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碍 。
②维生素B2
B2又名核黄素 。1879年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化学家布鲁斯首先从乳清中发现 , 193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哥尔倍格从牛奶中提取 , 1935年德国化学家柯恩合成了它 。维生素B2是橙黄色针状晶体 , 味微苦 , 水溶液有黄绿色荧光 , 在碱性或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 。熬粥不放碱就是这个道理 。人体缺少它易患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等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4mg , 它大量存在于谷物、蔬菜、牛乳和鱼等食品中 。
③维生素B5
B5又称泛酸 。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的毒性 , 消除术后腹胀 。

【维生素B族的种类以及作用】它有抑制呕吐、促进发育等功能 , 缺少它会引起呕吐、抽筋等 。包括三种物质 , 即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吡哆醇在体内转变成吡哆醛 , 吡哆醛与吡哆胺可相互转变 。酵母、肝、瘦肉及谷物、卷心菜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 。维生素B6易溶于水和酒精,稍溶于溶剂;遇光和碱易被破坏 , 不耐高温 。维生素B6在体内与磷酸结合成为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 。它们是许多种有关氨基酸代谢酶的辅酶 , 故对氨基酸代谢十分重要 。
每天的需求量:
人体每日需要量约 1.5~2毫克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 , 且肠道细菌也能合成 , 所以人类很少发生维生素B6缺乏症 。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会对大脑和神经造成伤害 。过量摄入还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病 , 即一种感觉迟钝的神经性 。最坏的情况是导致皮肤失去知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