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中医分型与治疗

发生痤疮 , 多与饮食不节 , 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 , 复感外邪 , 使毛囊闭塞 , 内热不得透达 , 致使血热蕴蒸于面部 , 或肺经蕴热 , 外感风邪 , 或脾胃湿热 , 内蕴上蒸于面部而形成 。所以 , 中医治痤疮多以清肺热、祛风热、凉血活血 , 滋阴凉血之中药煎服 。
【痤疮中医分型与治疗】 
1、肺经蕴热型 主要表现:粉刺初起 , 红肿疼痛 , 面部瘙痒 , 可有口干 , 小便黄 , 大便干燥 , 舌红苔黄 , 脉象浮数 。
 
治疗:以清凉肺血为主 , 常用枇杷清肺饮 , 药材为枇杷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芍、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
 
2、热 毒 型 主要表现:炎症丘疹与脓疱为主 , 脓疱多发于丘疹的顶端 , 周围有红晕 , 大便秘结 , 舌红苔黄燥 , 脉数 。
 
治疗:清热解毒 , 可用五味消毒饮加黄连解毒汤 , 主要药物有: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 , 天葵子、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
 
3、脾胃湿热型 主要表现:粉刺发作频繁 , 可以挤出黄白色的碎米样脂栓 , 或有脓液 , 颜面出油光亮 , 伴口臭口苦 , 食欲时好时坏 , 大便粘滞不爽 , 舌红苔黄腻 , 脉象弦数 。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 , 常用方剂为芩连平胃散 , 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茵陈、半枝莲、生甘草等 。
 
4、血瘀痰凝型 主要表现:痤疮日久 , 质地坚硬难消 , 触压有疼痛感 , 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 , 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以及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 , 舌暗苔薄 , 脉涩 。此型多见于长期慢性患者 。
 
治疗: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 , 常用方剂为大黄蛰虫散 , 主要药物有:大黄、蜇虫、水蛭、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益母草、陈皮、白术、生甘草、土贝母、土茯苓、僵蚕等 。
 
5、肝郁气滞型 主要表现:皮疹分布于面部及胸背 , 伴有胸闷不舒、两肋胀痛、喜生闷气 , 女性经期前面部皮损加重 , 乳房胀痛 。
 
治疗:宜舒肝理气散结 。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枳壳、赤芍、白芍、生甘草、香附、丹皮、栀子、连翘、夏枯草 。
 
6、阴虚血热型主要表现:面部皮疹以红色或皮色粉丘疹为主 , 或伴有小脓包 , 小结节 , 口干 , 心烦失眠多梦 , 大便干燥 , 小便短赤 , 舌红少苔或薄黄苔 , 脉数或细数 。
 
治疗:以滋阴泻火 , 清肺凉血 。方选消痤汤加减 , 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麦冬、黄柏、鱼腥草、桔梗、公英、连翘、生地、丹参、甘草 。
 
(仅供参考 , 药品遵医嘱使用 , 谢谢!)

痤疮中医分型与治疗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