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炎症和非炎症阶段如何应对

痤疮在临床当中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除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受这个病的困扰,也有不少过了青春期的朋友也在深受其害 。借3个病例,跟大家简单交流一下痤疮的中医治疗和辨证思路 。
 

痤疮的炎症和非炎症阶段如何应对

文章插图
 
病案一某女,36岁,面部长痤疮1年余 。查体见面部有红色丘疹、脓疱 。平日面部油腻 。皮损经前加重 。平日情绪波动较大,易怒 。入睡困难、梦多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小便黄,大便正常 。
 
中医辨证:肝郁肾虚证 。
 
治法:疏肝解郁,滋阴清热 。
 
方药:丹栀逍遥散和二至丸加减 。处方郁金、香附、柴胡、丹皮、栀子、山药、益母草、当归、墨旱莲、女贞子、蒲公英、天花粉、土茯苓、夏枯草、酒川芎 。
 
复诊:服药一周后,患者面部油腻减轻,丘疹脓疱减少,大便稍稀,次数增多,无明显腹痛 。在前方基础上,稍减清热解毒药物,酌加山药、薏苡仁顾护脾胃 。
 
调理3周以后,患者痤疮皮损消退,未出现新发皮损,面部剩下痘印 。
 
按:临床上超过25岁,还在长痤疮,就被称为是青春期后痤疮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女性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在加上化妆,多食辛辣油腻食物,睡眠障碍等因素,导致青春后痤疮发病率越来越高 。且多与月经周期相关,经前后痤疮加重,或伴有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肝气运行不通畅,气血受阻,久之郁而化火 。同时火热之邪又容易煎熬阴液,导致肾阴受损 。所以青春后女性痤疮多从肝、肾论治 。
 
痤疮的炎症和非炎症阶段如何应对

文章插图
 
病案二某男,22岁,从青春期开始面部发痤疮,而是经常长大的脓疱 。目前患者面部多发性囊肿、压痛明显,部分皮损皮下贯通,皮下积脓较多 。属痤疮当中的难治性囊肿型痤疮 。就诊前患者已经服用过西药异维a酸2周,服药后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症状,且脓疱越发越多 。告诉患者是服用异维a酸引起的早期“爆痘现象”和常见副作用,可继续服用 。患者比较排斥,随采用纯中医治疗 。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 。
 
中医辨证:热毒凝结证 。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散瘀 。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紫花地丁、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天葵子、野菊花、丹参、当归、土茯苓、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 。
 
复诊:服药一周后,患者面部脓疱虽有减轻,但改善不大,未达到预期目标 。考虑之前重皮损辨证,以热毒为重,未完全切中病机 。随调整思路,减少清热解毒药物,加大除湿化痰散结药物 。
 
二诊处二陈汤加减治疗 。陈皮、半夏、茯苓、三棱、乳香、玄参、牡蛎、浙贝母、天花粉、枳实、当归、川芎、土茯苓、白花蛇舌草 。
 
在方药基础上,使用火针治疗配合中药面膜外敷 。一周后,面部皮损有明显改善 。脓疱面积缩小、皮下积脓减少 。
 
后在此基础上加减调理3月,患者面部情况基本痊愈,未遗留瘢痕 。
 
按:囊肿性痤疮是临床较严重的痤疮,治疗起来比较棘手,且容易反复发作,更容易留下疤痕,严重影响容貌 。这例患者早期炎症较重,按清热解毒之法治疗,效不明显,是辨证时重皮损辨证,忽略了整体病机所致 。后调整思路,效佳 。囊肿性痤疮虽炎症脓包表现较著,但临床从痰瘀互结治疗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更契合病机 。另外,在治疗本例患者时,中医的特色疗法火针治疗,在治疗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消散脓肿,排脓散结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