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

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家长应该做到无条件的回应,先告知宝宝妈妈在,然后再根据情况解决他真正的需求 。一岁以后家长要先语言回应,再行动跟上,无论孩子是一岁前还是一岁以后,最关键的都要摸清孩子的真正需求,这样才是止住哭闹的最有效方式 。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

文章插图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其实这说的就是“哭声免疫法”,1920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者约翰 .华生通过一组实验得出:儿童是可以被训练的,并提出了(婴儿哭了不能抱)的哭声免疫法 。随着文化的流传,这套方法也传到了中国,并且被不断的包装和夸大,时至今日,我国依然有很多家长相信,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饱,可以让宝宝更独立 。
然而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他们还不会很好的用语言表达自己,哭泣和比划行为,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诉说 。如果一次又一次等不到爸爸妈妈的回应,换来的只要漠视,宝宝如何可以找到应该拥有的归属感呢?
最新儿科指南早已否定了哭声免疫法,并且不断有新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如果宝宝连哭,求抱抱这种最正常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他的成长会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比如:
1.长大后更依赖人;
2.长时间的哭泣可能会损害宝宝的认知水平发展;
3.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一岁以内的宝宝要马上抱 。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话,抱抱更有安全感 。
一岁以上的宝宝先沟通,寻找原因,再给予正确解决方法 。
抱抱只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平时也可以多给个拥抱的 。
我是【寻一抹香】,愿与你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
三岁以内的孩子要立刻马上抱起来:久明老师说,孩子三岁以内,父母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和及时满足,来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
三岁以后如果孩子哭了,要蹲下来,看着孩子,问问孩子:怎么了宝贝?有妈妈在 。如果孩子受委屈或者是摔伤等,要引导孩子说出来并且引导孩子说出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 。
推荐久明老师的头条专栏:0-6岁孩子培育实战课 。
关注我的主页,每天更新家庭教育知识 。
应该检查孩子身体情况,肌饿与否,大小便有无,周围环境与往日比有无异样等等,不急于抱起安慰孩子 。
大家好,我是空妈 。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也就是一岁以内的孩子只要一哭闹,或者有情绪的反应,家长需要明白的是第一时间给到回应,因为我们的宝宝在不会说法的时候,都是通过哭声来传递需求的,所以如果想要给到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或者说想要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是一定要做的 。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如果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哄,那不是一步都离不了,不是把孩子惯坏了吗?
其实这看到的只是一个阶段,我们的宝宝从出生那个时候开始,就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ta们的安全感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而逐步地建立完全,但是在最初的时候确实是非常需要父母的照顾、回应的 。
所以不用担心孩子一抱起来就放不下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话,那么大部分原因肯定也是因为家长并没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就是有时候抱,有时候不抱,这种情况反而更加糟糕,因为会加重孩子的不安,ta们就会哭闹得更加厉害 。
最后总结一下:小月龄的宝宝哭闹,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回应,只要做到及时安抚,宝宝才不会长大了随时随地粘着自己 。
这个不能一味的溺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