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字面意思就是夏至节气到了,然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初伏 。
夏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随着时令的进展,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每天的光照时间也逐渐延长,这就是预示着夏天很快就要来了 。
今年的夏至日时间是6月21号的11点18分,正是迎来夏至节气,说实话怎么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感觉很玄化很深奥的样子 。
至于“三庚”,古代人民使用天干地支计算时间,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顺序组合形成每日,比如有甲子日、庚子日,(注意没有乙子日,因为是阴阳相配) 。凡是有庚的日子,都属于庚日,“三庚”就是出现第三个带庚的日子,这一天就进入伏天第一天 。7月11号是第三个庚日,为庚申日,那天入伏 。
几千年了,气候变迁,最热的那一天也不太准确,各地也不一样的,说三伏天热,可还有个“秋老虎”,就是热,熬着就是了 。中秋节就凉快了 。
题主问今年什么时候入伏,什么时候最热?
民间不是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吗,它的意思也就是在很直白的在告诉我们,在夏至节气过后,第三个“庚日”就要开始入伏了,入伏当天也就是一伏的开始 。不过,我们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么是“庚日”,要弄懂这三伏是怎样算的,首先得学会懂得“天干地支”的知识 。
因为伏天的开始是用“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顺序搭配,有甲子、乙丑……癸亥,正好60为一个循环 。
而数伏就与“天干”中的“庚”有关,每逢有“庚”字的日子都叫“庚日” 。“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也就是说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夏至节气以后,所出现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开始,也是三伏中的第一伏 。以此类推,第10天在出现的庚日便为中伏,也就是二伏,等第三个庚日出现时便是三伏,我们百姓也称其为末伏 。
【“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什么时候开始入伏?什么时候最热?】今年,2021年的夏至的时间是6月21日,农历的五月十二,由于今年的夏至正好处于庚子日,所以再往后数两个庚子就是入伏的日期,也就是在2021年7月11日入头伏、结束的时间是7月20日、为期为十天;中伏从7月21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为期为20天的时间;末伏是从8月10日开始,到8月19日结束、为期十天,也就是说今年的三伏天是四十天 。
那么,看到这有人会问,不是每10天便会出现一个庚日吗?今年怎么会有为期40天的伏节天呢?中伏又怎会有20天?因为每年有365天的时间,并不是10的倍数,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出现的迟早不同,庚日出现的时间就不固定,入伏的时间也有所不同,那么中伏也就会如闰月年份一样,在有的年份里会有20天的中伏出现,有的年份便只会是十天 。
那今年什么时候会最热呢?
一年四季中总会有那么两个极其分化的气候,一个是在冬季的三九天里,一个是在夏季的三伏天里 。三九里冻的极致,三伏里热的气都难喘,因此,这两个极其分化的节气点,一个代表的是一年中的最冷点,一个代表着一年中的最热点 。
民间不是有老话也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嘛,三伏天到来之后,昼夜温差没有了差距,并且,这段时节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在这个时间段里,天气温度和空气湿度都会很高,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给人的感觉空气仿佛犹如停滞了一般,是粘稠的、潮湿的 。说白了呢,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历很长一段高温高湿的日子,而这段高温高湿的日子也就应该是今年最热的时候了 。
- 正确烹饪 健康享“瘦”菜谱
- 家常菜的“人气王”:土豆美味升级
- 小小豆芽菜 4天瘦3斤
- 给中国的所有综艺排一个名次,按你的真实想法,哪三个节目可以算“最优秀”,上榜理由?
- 铲除“肥”根 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 神奇的“内置胃气球”法
- 俄军人多超重 为换新装发起“减肥战”
- “9·11”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没退休养老金就花完了,80后的晚年要“裸奔”了吗?
- 萧亚轩被造谣传为“携带HIV”,还有哪些明星因谣言无故躺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