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相比并不一定能交出更优秀的孩子,却不效仿西方教育呢?

一.中国孩子的童年真的不快乐吗?
我今年18,在中国上的学 。
先说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下午4:20放学,放学后不是参加足球队的训练就是和同学们在校外胡跑瞎颠,作业我算慢的,有时写到8:00,然后就睡觉了 。小学的时候考试发下试卷来自然知道分数,排名没排过,这也导致我一直不知道毕业的时候考了多少分(没发试卷) 。整个小学五年,报过两个辅导班,读了一千多本课外书,运动会1500米称霸,眼睛假性近视 。
再说初中,我们初中没有晚自习,每天放了学就是骑着自行车先在外面玩一个小时,每科的作业平均一下也就半个小时,比如语文就是抄一页纸,数学两三页习题 。初四那年迷上了网络小说,有时熬夜到两点看小说,作业也一塌糊涂,最终,以高于分数线60分的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 。整个初中四年,我近视200度,除网文外很少看课外书,报过一个辅导班,没报过特长班 。
最后说高中,高中累吗,肯定累,一天13个小时在学校里呆着,但高中的课堂比起小学初中来有意思多了,老师里面老司机也不少 。高考就不说了,全是泪啊 。
综上所述,不快乐的童年可能仅仅属于哪些从幼时起就立志考上清华北大,并且十几年如一日的清心寡欲者,像我们这些胸无大志,整天嬉笑打闹的也就上个985吧 。
二.中西教育融合
教育融合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今天你在中国的教育当中发现的东西,很有可能是西方教育当中的某一部分 。中国需要的不是西方教育,而是适合的教育 。
三.不管是哪国教育,家庭教育最为重要
如果你的家庭足够富裕,自然能给你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作业多,你帮他一部分就是了,考的不好,你别骂他就是了,放假了,多带他出去玩玩,做错事,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你的家庭不够富裕,寄希望于下一辈,那好好学习,多下功夫肯定能行 。
总之,教育改革要一步一步来,完全效仿西方肯定是有病 。中国式教育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我不敢说我比同年龄的西方人优秀,但我的确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很早就是 。
不喜欢看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想说:不要那么崇洋媚外,好不好 。
首先,我们中国的教育真的就不好吗?看待问题和某种现象,我们一定要一分为二的客观地来看待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还是相对公平的,高考还是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 。
其次,我们的教育部一定也在探索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教育 。西方的教育,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但那是符合人家国情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劣势,但这是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教育 。我们不能拿我们的劣势和西方的优势相比,那不具有可比性 。但我相信,我们中国的教育会日趋完善,会越来越适应当前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

为什么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相比并不一定能交出更优秀的孩子,却不效仿西方教育呢?

文章插图
说到教育方式,其实应是个全方位的概念,它大约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校园教育三大组成部分 。要说到和欧美差异,这三大部分差异是非常大的 。
先说家庭教育这部分,在中国家庭教育随地域不同本身也差异很大 。有南北差异,也有城乡差异 。总体来说目前在中国对孩子从生下来到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更多的是看护式教育,而且这个现象北方比南方严重,城市比农村严重 。孩子三岁前的教育方式,这个全球区别并不大,因为这年纪的孩子观客上确实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 。而家庭教育的主要差异是在孩子三岁到走向工作或上大学之前这段时间 。在西方三岁以后的孩子进入了学前教育阶段,就普遍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也非常鼓励孩子服务于家庭和社会来给自己创收,鼓励孩子自我思考能力,以启发式教育为主,除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点才会不断的重复和灌述 。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如三岁以前并未有什么本质不同,直到高中阶段学校稍微有些距离就采用租房培读的相当普遍 。而且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大多也仅仅是考出好成绩,而三岁后到高中阶段,特别是在城市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相当普及,孩子光应付这所有的学习就已经睡三更起五更了 。欧美的孩子三岁后就开始学习如何融入社会,而中国的孩子这一进程要在大学入学后才开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