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如何理解?( 三 )


山峰方案显然不太好,甚至是太不好了,尽管有许多家长选择它 。这个方案的初始操作难度小,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变化小,孩子易于接受,家长也喜欢看到自己的孩子拔尖和出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这个方案的家长和孩子会发现路越来越难走,问题越来越难以应付 。为一个6、7岁的孩子找几个小朋友,让他成为这个小环境的中心可能还容易些,花些钱,办几个聚会就可以做到 。但是到了15岁,再要找几个孩子来陪着你那个自以为中心的孩子玩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维持这个年轻人自我中心意识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自我中心思维模式的孩子为了维持山峰方案会逐渐消耗这个家庭前辈所积攒的家庭财富、人文关系和社会地位 。这个方案能维持多久,完全取决于这个孩子的家庭有多少财富、多大的名声和多高的地位可以用来消耗 。普通家庭能将孩子的自我中心维系三、五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些社会名人,高官、巨富当然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自我中心的环境中生活的久一些,但也不会久多少,到了15岁,最多到20岁,这些在家长精心设计下,延续自我中心思维模式的孩子就会为这个家庭带来无法承受的重压 。几代人所积累的家庭财富、名誉和地位将完全填进山峰方案之中 。
03,石头方案
山峰方案不好,那就换一个好一些的方案 。显然,在孩子礼旋钮成长的这两年,不去改变他的自我中心思维,尽管获得了短期的平顺,但却给未来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应该告诉孩子他不是社会的中心 。不是中心,总要是些什么 。在家里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众星捧月般地对待一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完全延续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 。他可能会将自己看作是一块石头,石头比山小,由于大小、材质的不同会在某些时候成为中心,某些时候淹没在人群中 。我们将这样的方案称作石头方案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一个典型的石头方案所塑造的人 。由于他的父亲一直压制他,尽管家里的其他人都视其为珍宝,他还是没有形成自我中心的山峰思维模式 。采用石头方案的孩童会在礼旋钮形成的这两年经历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但是这个方案可以走得长远很多 。比较山峰方案,这个方案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来加以维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保持自己从这两年开始就形成的自我认识,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会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定位 。由于生活环境、自身经历的差异,他可能认为自己或是块宝石、或是块顽石 。尽管这种思维定位会比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更有利于进入社会,但是由于石头有棱角、有形状、有大小尺寸,让一块石头完全融入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石头方案塑造的人会执着于自己的风格,就如同石头执着于自身的棱角 。这样的人虽然不会要求社会以自己为中心,但也与社会有着不小的距离 。这样的人非常有可能在成年后遁世,就像贾宝玉一样 。虽然比起山峰方案,石头方案要好很多,但并不能完全让我们满意,特别是在融入社会的环节 。为了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或许需要让自己的个性比石头还小一些 。
04,沙子方案
沙子方案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将自己看作是微小的沙粒,非常符合人在芸芸众生中的形象 。沙粒微小,放在那里都不显眼,沙子融入环境的能力显然要比石头强很多 。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孩童在礼旋钮形成的这两年就将自我定位从中心改变为万千沙粒中的一粒,尽管这样的转变可能会很难,但是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显然是有利的 。这个方案所塑造的孩童对比前两个方案会有明显的优点,他们将更加容易度过人生第三个阶段的起始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他们会在人生的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成人期,更加容易地进入社会、并融入社会 。对于人的社会性来说,沙子方案显然是一个好的方案 。然而,尽管这个方案不错,还是有问题存在的 。就沙子的特点而言,融入社会问题不大,但要其完成什么伟大的事业也很难 。有着沙子定位的人在进入社会后主要面临的是自信心的建立,这样的人非常有可能庸庸碌碌地走完一生 。当然,人的自我定位并非不能改变,有着山峰定位的人在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如果他没有崩溃,就很可能将在我定位变为石头或沙子 。而有着沙子自我定位的人有可能在一次次的成功之后而逐渐建立自信,改变自己的定位,进而做更大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日后的改变,仅就沙子定位而言,它或许是个好方案,但并非上好的 。有没有什么事物,它们可以很小,小到被人忽略;但又可以很大,大到势不可挡 。有的,这样的东西名叫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