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二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非萎缩性胃炎都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总的来说,二者临床表现上于明显差别,只不过是一个在胃镜下有异常而一个没有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功能性消化不良,顾名思义,它的问题出在功能上,这种病没有器质性病变,常常伴有胃动力障碍或者是内脏高敏感 。临床上可表现为上腹胀满不适、疼痛、早饱、嗳气、食欲减退等,但电子胃镜下胃黏膜并无异常 。
非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上也可表现为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嗳气等,但胃镜下胃黏膜可能会有充血、水肿等炎性表现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非萎缩性胃炎在表现上均无特异性,在诊断上前者需排除消化道、或肝胆胰腺的器质性病变后再根据罗马Ⅲ诊断体系进行诊断及分型,后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胃镜及胃黏膜的病理活检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靠经验治疗,而非萎缩性胃炎主要采取的对因治疗或者是对症治疗 。从临床观察来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常常伴有轻重不等的心理障碍,多因检查无异常而又生活很痛苦所致,因此这类患者有时还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 。
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相似,很多人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不是一回事!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无器质性、生物化学异常的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表现的一种胃肠病,主要有上腹胀、上腹痛、嗳气、恶心、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 。该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疾病,无胃黏膜的器质性改变 。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黏膜炎性病变,是器质性病变 。有确切的病因,并可通过一定的检查手段确诊,且必须具备炎症的病理过程,包括变质、水肿、渗出、增生 。胃镜诊断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
1. 病因不同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疾病,病因主要是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等 。
慢性胃炎是器质性病变,目前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酒精、理化因素、化学因素和急性胃炎转化等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2. 诊断不同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均表现为上腹隐痛、烧灼感、饭后饱胀感、胃部过于娇气等,单纯从症状上难以区别 。但是胃经检查和内镜下病理活检有所差异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黏膜则主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 。
慢性胃炎是以活动性炎症和腺上皮病变为特征,内镜表现为胃黏膜的糜烂或萎缩,病理活检表现为胃黏膜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或腺体的萎缩或破坏 。
3. 治疗不同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是器质性病变,检查并无明显病变,治疗上需要以改善症状为主 。我国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指南提出检查后再治疗或根据症状与进食的关系先进行经验治疗两个步骤 。促进胃肠动力的药是治疗的常用药,比如目前临床一线用药快力(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全胃肠动力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