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喂养刚出生的孩子?

一、保暖:新生儿皮下脂肪薄,相对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而且,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如果太热,水分过度蒸发,可引起“脱水热”;过冷,新生儿自身产热不够会引起“硬肿症” 。因此,要重视新生儿的环境温度、湿度,经常摸摸新生儿背部体温,及时增减盖被、衣着,使新生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
二、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 。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 。及时喂奶,不要饿着小宝宝,但是也不要吃的太多了,免得消化不良 。不要过早的给宝宝加辅食,母乳喂养最好到6个月之后再加辅食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前几个月也不需要给宝宝喝水的 。
三、每次喂奶后再拍奶嗝 。如果使用奶瓶,一定要每天用开水煮几分钟 。
四、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宝宝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宝宝感染十分重要 。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刚出生的宝宝 。爸爸妈妈要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哦 。
五、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及时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

如何正确地喂养刚出生的孩子?

文章插图


如果宝宝长了湿疹,要注意保湿,严重的时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软膏 。
六、注意不要扭到小宝宝的胳膊、腿、脚 。宝宝的骨头太软了,会变形的 。
七、环境卫生:新生儿居室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整洁干净 。
八、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温度和光线: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
九、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睡眠和睡姿: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 。
十、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五官护理: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 。

如何正确地喂养刚出生的孩子?

文章插图


十一、洗澡: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左右,一般用清水,沐浴露、肥皂等要用的话,最好选用对宝宝皮肤刺激小的 。
把宝宝放在大澡盆内洗澡时,一定要在下面垫块毛巾用来防滑,必须用一只手扶住宝宝,而且最好有两个人一块儿给宝宝洗澡 。
十二、大便观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可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墨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