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0~6岁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四 )


所谓`启蒙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让孩子对周围事物有大概了解而不需要深入了解的一种教育方法 。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启蒙教育,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可以在家里做以下几方面的启蒙教育:
1.视觉启蒙,从最初的黑白色卡到后期的彩色玩具,刺激婴儿眼部的发育,发展眼球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
2.触觉启蒙,孩子在`口欲期`的时候,可以将玩具消毒,让孩子用嘴巴去探索世界,也可以用毛绒玩具或者梳子等一系列东西,刺激婴儿的身体各部位,从而训练婴儿的触觉能力 。
3.听觉启蒙,可以在婴儿的左右,后面说话,引导孩子听声音寻找声源 。
给孩子多听听音乐,欢快的儿歌旋律会让孩子的心情愉悦起来,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发展宝宝的听力和记忆力,也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情商 。
家长们应该利用这一关键时期,好好培养宝宝 。
感知能力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指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全方位的感知训练,这些训练可以配合孩子的认知过程进行,比如观察一棵树,树由哪些部分组成,有哪些颜色,什么形状,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味道,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全方位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

0-6岁的孩子在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体能和协调性两方面 。早期一般进行协调性训练,家长可以跟着一些视频课陪同孩子进行活动 。孩子五岁之后,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协调能力后,家长才可以开始带孩子进行一些安全的体能训练 。

搜索“哆哆”(duolaimengkefu),获取更多优质启蒙经验 。
“三岁看老”,孩子的人格教育一定要从小重视,而对孩子人格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陪伴孩子时间最多、孩子最信任的家长,因此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表率 。除此之外,讲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在有很多优秀的绘本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工具,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感知能力、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

爱因斯坦说:“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对于孩子艺术能力的培养意义在于唤醒对美的感知和追求,进而提高孩子的感受、感知和沟通能力 。而在艺术培养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等 。

孩子的启蒙教育有很多,并且有一些能够同时进行,家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 分阶段进行,不要急功近利;2. 不要有太直观的目的性,比如培养艺术能力并不是指学一种乐器、考级等 。
文明,善意,德行 。家庭全方位好启蒙孩子也好!
中科院科学家将孩子的0-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孩子的85%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将7-12岁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等已形成 。
事实上,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尚未形成时,家长做一些必要的干预,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伴随、影响孩子的一生 。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培养习惯!
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习惯是孩子健康和成功的基础,当孩子养成阅读,独立,自律,专心,坚持 。这几个好习惯的时候,那么他的学习和生活是很轻松快乐的 。
培养好习惯要一个一个来,先养成容易培养的习惯,比如阅读 。等一个习惯固化的时候再培养新的好习惯 。
当然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父母要做好言传身教 。
以上个人见解全部手打,如有帮助,还希望采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