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的心理学书籍推荐?两性关系、人际交往和社会心理学?

两性关系的书推荐《亲密关系》,当你能够处理好亲密关系的时候,你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差 。
《亲密关系》这本书的作者是克里斯多福﹒孟,他是一位在个人及团体教练的领域上有近三十多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询师 。近三十年来他的研究注重于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动力 。
我们都生活在关系里,有些人在关系里建立信任和依赖,得到滋养;而另一些人在关系里却感到压抑,受到伤害,感受到心碎 。
为什么有些人在婚姻里问题一个接一个,在婚姻中不断逃亡?
为什么有些人一生不断自我提升,可是面对关系却依然时常陷入失落、自责、无力、恐惧?
我们在亲密关系里是丢失了自已,还是找回了自已?
……
我们渴望爱与被爱,我们也怕伤害与被伤害 。亲密关系问题的真正根源往往像个无解的谜 。
克里斯多福希望提供给人们一张路线图,引领人们穿越亲密关系的复杂景致,去洞察与消融情绪及情绪背后的原始信念,接受自已和对方的缺点,看清了对方但依然热爱对方,感受到关系带来的成长和幸福 。两性关系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月晕现象”的阶段
芸芸众生中,为什么我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是一见钟情,还是寂寞惹的祸?
然而事实证明,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是在于需求 。你最初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这些需求大都源于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要 。幼儿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已的重要性 。
这个可以从我们小时候开始说起,我们还在童年的时候,如果没有归属感和确定自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时,我们就会在一生当中不断地去寻找谁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 。
小时候的需求是你幻想的理想化伴侣的根源,你相信你理想化的伴侣能够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而为了寻找和吸引这样理想化的一个人,我们必须假装自已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 。比如你想要找到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伴侣,那么你就会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特别自卑的人,所以你在这个自信的人面前,你就会尽量地去表现自已自信的一面,如果自已没有自信的话,就假装自已有自信 。
而同样的,在这个接触的过程中,对方也在努力地寻找那个能弥补他缺点的那个人 。
2、幻灭的阶段
随着你们在一起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多,你们终究会发现,需求并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愤恨,甚至是心碎 。为了保护自已免于心碎,我们会采取非常手段,一是期望改变对方,二是把没有满足我们需求的人拒于千里之外 。我们就从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进入到了进二阶段----幻灭 。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发现,原来你没有我想象中的好,你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爱我,我们会有争吵,有抱怨,有攻击,我们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觉得生活过得如此,都是你的错 。
事实上,我们在看到生活过得如此,关系变成这样,我们在被对方伤害的时候也在伤害着对方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增加自我的觉察和内省 。我可以为这段关系负全部的责任,百分之百的责任,把自已从向外寻求幸福的思想中跳脱出来,而向自已的内心去寻找 。
责任的重要性:责怪、批评与指责是人类防御机制的关键要素 。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地利用责怪和批判,将自已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 。
责怪、批评与指责的态度最终只会加强自我的受害者意识 。受害者常感到无力、无助、无价值且无法自我满足 。然而,当我们坦然面对内在的负面情绪时,我们将有机会更具有意识地正视这份感觉,并了解这仅是一种感受,而非事实 。那么责怪、批评与指责也终将不再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