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老子韓非列传》记载了孔子问孔于老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古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 。,,,,” 。孔子回去,对学生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问题在于,孔子问礼于老子,此老子究竟是哪一个老子?是写上下篇《道德经》五千言的老子?还是“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的老子?
显然,与孔子同时的老子,孔子才能问礼于老子 。
而写《道德经》的老子,《史记》并没有有“与孔子同时云”之说,也就是说,孔子问礼的老子,不是写《道德经》的老子 。
显然,“与孔子同时”的老子,是著书十五篇的老子 。
不过,《史记》的“或曰”,说的比较含糊,毕竟司马迁离孔子与老子同时之时已有五百年了,且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 。
孔子问礼与老子,不专心听讲,也许由于底子太差,听不懂,却想着如何控制老孑,这也许反映出人有原始想控制奴役别人的想法,这种想法成为儒家在后来国家正常管理中参进了这种人原始奴役别人的思想,也是儒家诟病所在,缺对人性,管理者人性的客观认识 。
老孑骂孔孑的内容,也反应出孔子还没占在完全客观理性的角度,科学看待问题 。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庄子》、《礼记》中都有记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有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一下 。
从《史记·老子列传》来看,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述很简单,但庄子在他的《天运》一文中,其记述又太庞杂,大体意思是:
孔子前往周都,专程与老子探讨礼制方面的国学,并极力宣扬自己开创的仁义理念 。老子说:“你所询问的礼教,倡导它的人及其留下的典籍,就像他的骨头一样,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我还记得,也无非是 君子时来运转就驾豪车做官为宦,时乖运蹇就蓬草般随风倒垛……如果希望天下不至于丧失本来的质朴,你完全可以依风而行,执德而阙,又何必像打着鼓去找迷失的孩子般,急匆匆地吹捧仁义呢? 白天鹅不是天天洗才白,乌鸦不是天天染才黑……黑色和白色的本质一样,不值得分辨;声誉和荣宠都属过往云烟,没有必要张扬………溪水干涸了,鱼儿依偎着彼此 靠唾沫相互湿润,又哪如畅游江湖彼此相忘……我听说,越是善于经营的富商,越像没有什么储藏的货物;越是德望高大的君子,越像天然一副愚拙的模样 。(所以希望你),放弃自己的骄气和过多的欲念,放弃自己做作的神态和过份的志向,这些对您将来都是没什么好处 。我能告诉您的,也就这些罢了” 。
……孔子见过老子之后,一连三天 一言不发 。弟子们试探着问他:“先生听老聃说了什么?您对他有什么规劝吗……?” 。孔子对他们说:“鸟,我懂得它能飞;鱼,我懂得它能游;兽,我懂得它能跑 。我何尝不明白,对于会飞的鸟可以用弓箭去射它,会游的鱼可以用绳丝去钓它,会跑的兽可以用网罟去捕它 。但是,我见到的老聃大概是龙!他散开来则成文釆,合起来则乘驾云雾而翱翔在阴阳之间 。我的嘴一直张着没有合拢,哪能对他有什么规劝啊!”……
想了解更多“子见老子”的故事,可以看《庄子·天运》等古文
- 关于老子文化的传说和故事
- 孔子怎样阐述“见贤思齐”?对教育有什么启发?
- 孔子对礼仪的两个主要贡献是什么?
- 孔子的故居在哪
- 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 中国不仅有孔子学院还有孔明学院,你认为后者能否也漂洋过海去境外办校?
- 孔子出生地叫曲什么?那个字怎么念?
-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习惯
- 孔子经典语录及感悟 孔子十大经典语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