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产生逆反心理,如何消除?( 二 )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阶段的特殊时间,是独立性、依赖性并存的阶段,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心理反应与心理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学习阶段,虽然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知识结构并未完全形成,但孩子的观点并不一定错误,也有着合理性 。因此,父母应尊重、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孩子也会听取父母的意见与建议 。
父母也应尊重孩子的个体特性,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不要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可能在运动方面不如你家孩子,每个孩子均具有其独有的闪光点,只是静待父母的发现 。
青春期是一部黑白墨片,迷茫、困惑、苦恼、纠结是青春期的烙印,但青春期的也是最美好的花季,他们可爱、活泼,如果父母能够与孩子形成良性互动,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他们的人生便会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能够少一分叛逆多一分勇气穿越青春期的叛逆风暴 。
“逆反期”“仇亲期”痛苦于亲情的疏离对抗外,我们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来减少无奈的泪水和焦虑呢?
以下6条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在某件事上做对或做好了,要及时让孩子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坚持做下去 。但表扬要客观可行,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切实际的夸奖 。孩子做错或做坏了某件事,要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并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客观公正 。
2.帮助孩子学会自立 。当孩子遇到困难(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处理生活上的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摩擦等)时,家长不要包办,更不要骂他们为“笨蛋” 。要认真的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解决问题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情绪不愉快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和指导 。
3.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家长要让孩子当自己的参谋和助手,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商量家中的事情 。如到哪旅游,爷爷过生日买什么礼物,甚至家里的什么东西放在哪儿,等等 。这样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和大人一样拥有参与“家政”的权利,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为家里做一些事 。
4.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到了该做的年龄,而且可以做的事,就放手让他去做,不要过分干涉或包办代替,特别是不要过于盘问孩子的电话、信件,一般也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 。这样,才能在家长和孩子中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
5.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期望过高,更不能急于求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皆同此心,无可厚非 。但有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严、过高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出现厌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
6.对孩子适时正确引导 。青少年都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行为横加指责,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要讲求艺术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在新年或生日时送孩子几本积极健康、可读性强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也可给孩子讲一点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
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广大家长带来帮助,欢迎扩散转发……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叛逆,会有逆反心理,有不良的情绪需要宣泄,父母感到孩子很难管了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由孩子成长为大人了,不愿意被人管理,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想要求独立,能够处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变化,依然对他们进行严格管理,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满,这时双方容易出现冲突,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不知道怎么和他们了,父母怎样应对青春期的孩子呢?侯妈研究亲子教育十几年,现在和父母朋友们谈一下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