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阳气决定生死”,一些现代人的通病是阳气不足,如何补充阳气?

最简单的方法:1.多晒太阳,不要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 。2.多吃益气补阳食物,比如:鲫鱼,大枣,核桃仁等 。少食生冷食物 。3.通过运动生阳,但拒绝高强度,高负荷的运动 。
我在武当山道观是主修道家养生与阴阳五行的修行者,道家研究长寿与健康有上千年历史,在道家、医家,养生家们的不断丰富,补充和发展,很多养生经验、知识和理论被传承下来,道医与中医都讲督脉乃诸阳之海,意思是人身体的阳气的通道在督脉,督脉运行的地方就是脊柱这一条 。所以锻炼督脉是我们培补阳气的最佳方法 。道家有很多养生排病的方法,最适合排寒气的是“踏步摇头功”“金鸡独立”“撞丹田” 。这些都是适合体弱之人的锻炼方法,练的时候最好能心神合一,则只补不损,借心灵之力无损身体 。若你的体质有了增强,或者本身体质不弱 。想寻找更刚猛的功法强身健体,其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 。《站桩》《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俯拾皆是,这些也被国家列为推广的运动 。
古语"阳气若足千年寿",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 。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 。他认为"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
提到阳气呢,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相信都多少能理解那是什么意思 。但是要真想把它说清楚,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其实,气是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对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认知与表述方法 。真正的人体内在的能量又该作为“炁”字 。它表述的是“火”上的“无”的一种状态,代表的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而不是简单的可见的实体的能量状态 。
人体内在的阳气,其实指的就是人体内在能促进人体活性、动态的,对外呈现的能量状态 。而人体内在的阴气代表的是滋养的、收缩的、内向的能量状态 。
这两种状态人体都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只是,在人不同的演变阶段,因为生活习惯、言行追求的变化,造成了阴阳的不平衡,从而生出了各种人体不健康的表现 。
【中医说“阳气决定生死”,一些现代人的通病是阳气不足,如何补充阳气?】
自《黄帝内经》有记载以来,就会发现,人的阳气越来越弱,相对阴气过重而致病的情况占了多数部分 。因此,调补阳气就成为了很多健康的追求方向了 。但请记住,这不是因为阴气不该有,不重要,而是阳气弱了,阴阳不协调了 。
尤其对于现代的都市人来说,因为欲思过多,阳气过度的消耗 。而运动减少,脂腻食物过多摄入,造成了阴气过重 。所以,现代人更需要很好的调补阳气,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才能精气神十足,生活也才有更多的精彩 。
首先是“动则生阳”练习八段锦与站桩练习起来,不仅能活络全身经络,还有助气血的运化,人体的新陈代谢 。也就有助于营养的吸收、消化与能量的生发 。血为母,气为子 。血足而能生气,子可以壮了 。
我们站桩的时候,会感觉头顶上有一根线悬着,这是因为调动了头顶的百会穴;手掌的状态,调动了劳宫穴,脚掌的状态,调动了涌泉穴,这是补心和养肾的两大要穴正在起作用 。
所以站桩的时候手心、脚心会发热;还有,胸部、腹部和背部充分放松,则又调和了任督二脉……全身所有对人体有用的穴位和经络,通过站桩,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可谓一站通畅诸经络 。若常年坚持练功延年益寿,身体健康 。而身体不健康,从祖国医学剖析:主要是阴阳不平衡!
所以,适当的增加运动,是非常有助于阳气的生发的 。尤其是对于今天的都市人来说,进出多走几步路,傍晚能散散步,都是不错的增加阳气的做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