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的病怎l么防治?( 九 )


防治措施幼虫初期 , 虫小而集中 , 抗药力弱 , 防治效果好 , 可用20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杀螟硫磷1000~1200倍液防治 。对于成虫 , 可使用灯光诱杀 。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 , 在成虫羽化期 , 设置黑光灯诱杀 , 效果明显 。
杨扇舟蛾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杨扇舟蛾初孵幼虫淡绿色 , 3龄后金黄色 , 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黑色 , 每节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 , 其上有长毛;成虫灰褐色 , 前翅顶端有灰褐色的扇形大斑一块;雌虫腹部较粗大 , 末端具毛束 。幼虫群栖 , 常数十条或上百条群居一株 , 将整株树叶吃光后转移邻树上继续为害 。咬食叶片的表皮、叶肉 , 仅留叶脉 , 呈筛网状 。
防治措施在杨树高12m以下中幼林地区 , 幼虫3龄前 , 采取人工地面防治 。可用25%灭幼脲800~1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防治 。对于发生严重 , 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 , 可打孔注药防治 。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 , 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 , 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 , 原药或1倍稀释液 , 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 , 害虫产卵初期 ,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 , 放蜂量25~150万头/ha 。杨扇舟蛾卵期有舟蛾赤眼蜂、黑卵蜂、毛虫追寄蝇、小茧蜂、大腿蜂、灰椋鸟等天敌 , 要注意保护利用 。还可以利用成虫趋光性 , 采用黑光灯诱捕诱杀 。
5.天牛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 , 体前端扩展成圆形 , 似头状 , 故俗名圆头钻木虫 , 上腭强壮 , 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 , 破坏木材 。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 , 在树内化蛹 , 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 。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 , 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 使树势衰弱 , 导致病菌侵入 , 也易被风折断 。受害严重时 , 整株死亡 。
防治措施采用磷化铝片塞孔法 , 每孔用0.1g磷化铝片塞入后 , 用泥封住虫孔即可毒杀 。可采用化学药剂注孔法 , 用注射器吸取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40倍液 , 注入虫孔 , 每孔注入到药液自孔中流出时即封住虫孔 。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 , 可向树干和树冠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敌百虫800倍液 , 喷至药液沿树干微微下流为宜 。
杨树常见的疾病及应对措施望采纳
一、白杨透翅蛾
幼虫蛀入树干和顶芽 , 被害处枯萎下垂 , 抑制顶芽生长 , 而徒生侧枝 , 形成突梢 。侵入初期 , 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围绕枝、干蛀食 , 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 , 形成瘤状虫瘿 , 后蛀入髓部危害 , 易遭风折 。并可随苗木调运传播 。
防治方法
1、引进或输出的杨树苗和枝条 , 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 把好掘苗、割条、过数3关和苗木调入后剪条、插条、栽苗3关 。及时剪除虫瘿 , 集中销毁 , 防止此虫害传播 。
2、虫产卵与树种关系很大 , 对营造银白杨、毛白杨的地区 , 要特别注意防治 。大官杨、沙蓝杨、小青杨等树种对此虫有抗性 , 在适地适树的情况下 , 可考虑改栽这些树种 。营造混交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