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有哪些有效方法?( 二 )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硬件差异不大,大都是一个鼻子两个耳朵一张嘴两只手两条腿,但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主要就差别在软件的不同上,而构成软件的主体则是一个人的思想与思维模式 。
遇到挑战,碰到问题,面对环境,不是如何给自己编程的呢?

自我管理有哪些有效方法?

文章插图
先说答案再详细分析,最有效的有法其实有三个——
①为自己设立人生灯塔;
②将大目标拆解为多个小目标
③激发行动潜能
先来读一个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
这一次如果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妇女,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 。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而她继续在游 。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
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小时了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 。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采访人员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 。"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
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 。她不但是第一位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 。当采访人员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 。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 。采访人员又请他谈经验 。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这回采访人员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 。
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
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