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建议,不要用饮料、汤取代水,早上起床时、两餐中的间隔、下午3~5点(气血运行到膀胱经)都是喝水的好时机;运动前先喝水可加强流汗,达到代谢、排毒的功效,有利体重控制 。但注意口味应调整清淡,当盐分(钠)摄取过多时,再喝水就容易产生水肿 。
揭秘:胖子们对瘦子体质的8大误解迷思:瘦子都是天生的?
事实:胖瘦七分靠自己,三分天注定
许多屡战屡败、老是减重不成功的人,难免怨叹“吸空气也会胖”,认为肥胖是遗传,无法克服 。
但基因真是肥胖的罪魁祸首吗?
“肥胖是多重因素造成,不只是体质,生活方式、药物、疾病都有影响,”医师指出,而且和肥胖有关的基因高达两百多个,协同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还不可能针对特定肥胖基因设计出解决方法 。”
但某些早发或病态肥胖症,的确和单一基因缺陷有关,这种基因有六、七个,只要遗传到一定会胖,通常出生几个月或幼年期便发作,不过“全世界没几个例子,”医师说 。
而一般性肥胖和基因的关连,目前广为接受的是“节俭基因假说”(thrifty genes):
节俭基因虽来自遗传,但有些人体内节俭基因量不高,只有一两个,“这四分之一的人一辈子不会胖,”专家指出,会胖的人约有十几个节俭基因,其中一半以上的人20岁以后会发胖 。
至于强调能“改变体质、保证不复胖”,或诉求从血型、基因检测著手的减肥法,“都是噱头,只能唬唬外行,”医师直言,这些花招对减重毫无帮助,“看自己父母的身材就知道自己会不会胖,正本清源是控制环境 。”
所以别再怨怪祖先,至少还有一件事很公平:除了极少数个案,大多数人,只要少吃多动,一定瘦得下来 。
揭秘:胖子们对瘦子体质的8大误解迷思:瘦子都是运动健将?
事实:任何人随时随地趴趴走,肥肉不上身
运动是提升基础代谢率及热量消耗的最佳方式,跑步30分钟便能增加消耗约200~300大卡,运动也能减少复胖机率,维持减重成果 。
但对习惯当沙发马铃薯的现代人,一提到运动就认为必须在健身房里满身大汗、气喘吁吁,因而裹足不前 。
幸好愈来愈多研究指出,即使是轻度运动,也有助体重控制及改善肥胖造成的慢性病:一周从事园艺1小时可减轻心脏停止机率66%;体重过重的人每天带狗散步,一年平均可减轻6.3公斤 。
以治疗、预防肥胖为目的的运动处方,是1周至少5天,每天累积60分钟的活动量,“任何身体活动都算,例如走路搭车、爬楼梯等等,”刘灿宏指出,这比起跑步、打球等固定运动难度低,又容易在生活中达成 。
他也提醒,游泳、瑜伽、太极拳虽是好运动,减重效果不明显;健走、骑脚踏车、有氧舞蹈等更适合减重 。至于骑马机,能训练局部肌肉稳定,减少酸痛,对减少脂肪效果有限,“主动性的运动才有效,藉助机器、人把肥肉推来推去,脂肪也不会消失 。”
活动度高低也和性格有关 。体态均匀的人,做事比较敏捷俐落,个性也较积极,不易被动、懒洋洋,“当发现访客出现在办公室门口,马上走过去招呼的人,通常不会是胖子;至于只坐在位子上抬头张望的人,比较难瘦下来,”专家观察 。让自己从心活跃起来,改变消极的行为模式,对维持健康体重大有帮助 。
揭秘:胖子们对瘦子体质的8大误解迷思:瘦的人都没有压力?
事实:锻炼抗压性,有助不发胖
伤心、不愉快、情绪低落时,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吃甜点、零食或油腻的食物发泄 。大吃大喝时,大脑会分泌血清素,令人一时心情好转,是最简单的抒压管道,却也加速囤积热量,落入肥胖的陷阱 。
- 减肥必知五诀窍 大吃大喝照样瘦
- 必知的瘦脸操减肥从脸开始
- 女人必知!吃这些食物丰胸又瘦腰
- 瘦子就是这样吃出来的
- 减肥者必知!米饭加豆会越吃越瘦
- 15小计助你减肥永不胖
- 減肥宣言 胖子变瘦的秘诀
- 女人必知 减20斤的10种魔力减肥法
- 饮食减肥 11个必知问题
- 必知:吃什么水果减肥最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