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怎么过端午节?( 二 )


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端午》
宋朝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端午节是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 因仲夏登高 , 顺阳在上 , 五月是仲夏 , 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 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又因古人在这一天用兰草汤沐浴 , 因此又称浴兰节 , 此外还有龙舟节 , 五月节等等称谓 。端午节最早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的祭祀之日 , 并且有龙舟竞渡的习俗 。后来楚国的使人屈原在这一天跳河自尽 ,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 , 也把这天作为纪念屈原日 , 总之端午节是随着人们的习俗历经演变而来的节日 。

宋朝人怎么过端午节?

文章插图
具体宋朝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 由于宋朝距今已经时间久远 , 今人不可能知道宋朝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 不过我们可以从宋朝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中去一窥宋朝人过端午节的情景 。
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得出陆游做这首诗的时间是公元1195年的五月初五 , 也就是我国习俗上的端午节 。当时的陆游已经71岁了 , 在浙江绍兴隐居 。这首诗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南宋绍兴一带端午节这天人们是怎么过的 。毕竟各地的端午节习俗并不是一样的 , 因此 , 通过陆游的诗也仅仅是了解宋朝时端午节的一部分习俗 , 并不能完整的了解宋朝时期端午节的具体情况 。
通过陆游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在宋朝时人们过端午节主要有哪些活动 , 也可以和今天的对比 , 看看有哪些演变 。
对于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这个习俗大家肯定不会陌生 , 据说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 , 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到了今天 , 我们过端午节吃的粽子大都是到市场上买的 , 自己动手包粽子的已经很少了 。

通过陆游的诗我们还可以看出 , 在宋朝的时候粽子是两个角的 。而今天的粽子普遍是三个角或者是长圆型的 。对于包粽子为什么要带角呢?这里面是有寓意的 , 粽子在端午习俗中有祭祀祈福的意思在里面 。因为古代是以角为尊 , 那么 , 为了纪念屈原 , 表示对屈原的敬重 , 粽子带角也就可以理解了 。
宋朝人怎么过端午节?

文章插图
艾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 , 这是一种带有浓烈香气的草药 。就是在今天人们也经常用到 ,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艾草插在门上或者悬挂在屋中 , 以“避邪却鬼” , 驱除蚊虫 , 这是今天人们在端午节的习俗 。在宋朝的时候 , 人们是把艾草或者菖蒲插在帽子上 。
宋朝人怎么过端午节?

文章插图
宋朝人之所以把艾草或菖蒲插在帽子上 , 一是避邪却鬼的迷信 , 另外就是艾草菖蒲有香气 , 能取出蚊虫 , 三就是人们认为艾叶的气味能够通九窍 , 去疾病 , 因此插于帽子上 。至于戴的危冠 , 就是出于纪念屈原的目的了 。据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的时候所呆的帽子 。
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 , 认为这一天于风水上不吉利、气候上潮湿闷热、蛇虫等毒物都出来活动了 , 除了要插艾草菖蒲来驱邪外 , 还要准备好药物 , 以祈福全年平安 。不仅如此 , 就是在很多史书上也都记载认为这一天是不吉利的日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