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怎么过端午节?( 六 )


从陆游这首诗看来 , 在宋代时 , 吃粽子、插艾是非常普遍的行为 。带着屈原投江时的高帽 , 则证明屈原的影响在端午也很大 。那么意思就是说 , 至少在南宋时 , 纪念屈原、卫生保健这两层端午的意义 , 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
而同时还配药方、储药 , 这就使端午节保健这一层的意义 , 又高于了简单的插艾 , 它同时还是做好准备、祝福全年平安无病的日子 。
杜甫一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 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则被称为诗史 。诗中一直为时局的不安、百姓的苦难进行悲鸣 , 能写出这样欢乐的诗实属少见 。但在这欢乐中是否同时也蕴含着伤感与无奈 , 便见仁见智了 。

宋朝人怎么过端午节?

文章插图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 , 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人怎么过端午看前人留下诗词便可窥见一斑 。
 齐天乐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 , 菖蒲泛玉 , 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 , 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 , 唤风绫扇小窗午 。
沈湘人去已远 , 劝君休对酒 , 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 , 轻敲象板 , 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 , 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 , 画船喧叠鼓 。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 , 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 , 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 , 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 , 一笑向杯盘 。
从这两人记述中可见当时风物跃然纸上 。
一是吃粽子 。
二是插艾草 。
三是戴百索 。
四是饮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