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伐原文言文翻译 文公伐原翻译和原文( 二 )


文公遽见竖头须:文公之出也,竖头须,守藏者也,不从 。公入,乃求见,公辞焉以沐 。谓谒者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 。从者为羁绁之仆,居者为社稷之守,何必罪居者!国君而雠匹夫,惧者众矣 。”谒者以告,公遽见之 。
【译】晋文公出逃的时候,侍臣竖头须是负责管理钱财的,没有跟从流亡 。文公回国后,他请求进见,文公推托说正在洗头而拒绝接见 。竖头须对传达的人说:“洗头的时候心就会倒过来,心倒过来所想的就会反过来,无怪我不能被接见了 。跟从流亡的是牵马缰绳效劳的仆人,留在国内的是国家的守卫,何必要怪罪留在国内的人呢!身为国君而跟一个普通人为仇,那害怕的人就多了 。”传达的人把这番话转告给文公,文公赶紧接见了他 。
文公修内政纳襄王: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 。秦伯纳卫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公属百官,赋职任功 。弃责薄敛,施舍分寡 。救乏振滞,匡困资无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懋穑劝分,省用足财 。利器明德,以厚民性 。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 。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耈老,礼宾旅,友故旧 。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 。诸姬之良,掌其中官 。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政平民阜,财用不匮 。冬,襄王避昭叔之难,居于郑地汜 。使来告难,亦使告于秦 。子犯曰:“民亲而未知义也,君盍纳王以教之义 。若不纳,秦将纳之,则失周矣,何以求诸侯?不能修身而又不能宗人,人将焉依?继文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君其务之 。”公说,乃行赂于革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 。
【译】晋文公元年春天,文公和夫人嬴氏从王城前来,秦穆公派卫士三千人护送,都是得力的仆从 。文公会见百官,授与官职,任用功臣 。废除旧的债务,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起用有才德而长期没升迁的人,资助没有财产的人 。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 。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 。利器便民,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 。推举贤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 。昭显有功勋的旧族,惠爱亲戚,荣耀贤良,尊宠贵臣,奖赏有功劳的人,敬事老人,礼待宾客,亲近旧日的友人 。胥、籍、狐、箕、栾、郤、桓、先、羊舌、董、韩等十一族,都担任朝廷近官 。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朝廷内务官 。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 。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士受禄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官廪,皂隶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 。于是政治清明,民生丰安,财用充足 。冬天,周襄王为躲避昭叔之难,住到郑国的汜地,派人到晋国告急,又派人到秦国求援 。子犯说:“百姓亲近君王,但还不知道道义,您何不送周襄王回国,以此来教导百姓懂得道义呢?如果您不送,秦国就会送襄王回国,那就会失去事奉周天子的机会,还凭什么来求得诸侯盟主的地位呢?如果不能修养品德,又不能尊奉周天子,别人怎么会依附呢?继承晋文侯的业绩,建立晋武公的功德,开拓国土,安定疆界,就在于这次了,请您努力做好这件事 。”文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就送钱财给革中之戎和丽土之狄,打开东进的道路 。
文公出阳人:二年春,公以二军下,次于阳樊 。右师取昭叔于温,杀之于隰城 。左师迎王于郑 。王入于成周,遂定之于郏 。王飨礼,命公胙侑 。公请隧,弗许 。曰:“王章也,不可以二王,无若政何 。”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组、攒茅之田 。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 。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 。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 。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 。”乃出阳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