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伐原文言文翻译 文公伐原翻译和原文( 三 )


【译】晋文公二年的春天,文公派左、右二军东下,驻扎在阳樊 。右军在温地俘虏了昭叔,把他杀死在隰城 。左军去郑国迎接周襄王 。襄王返回了周的东都,在郏城定居下来 。襄王特设甜酒款待,赐给文公祭肉、币帛 。文公请求死后用隧道墓葬,襄王没有允许,说:“这是天子所用的葬礼,国家不可以有两个天子,否则无法实施政令 。”赐给文公南阳地区所属的阳樊、温、原、州、陉、组、攒茅等八邑的田地 。阳樊人不愿归服 。文公派军队包围了它,准备屠杀阳樊的百姓 。仓葛大喊说:“你帮助周襄王恢复王位,是为了遵循周礼呀 。阳樊人由于不熟悉你的德教,而不接受你的命令 。你就要屠杀他们,这不是又违反了周礼吗?阳樊人有夏、商的后代和遗留下来的法典,有周王室的军队和民众,有仲山甫一样的守官,即使不是官员,也都是王室的父兄甥舅 。你安定周王室却屠杀周的亲族,百姓怎么会依附呢?我私下斗胆向军吏陈说此情,请您仔细地考虑考虑!”晋文公说:“这是君子所说的话啊 。”于是就下令放阳樊的百姓出城 。
文公伐原: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 。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 。”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 。
【文公伐原文言文翻译 文公伐原翻译和原文】【译】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 。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 。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 。”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附近的孟门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 。
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文公立四年,楚成王伐宋,公率齐、秦伐曹、卫以救宋 。宋人使门尹班告急于晋,公告大夫曰:“宋人告急,舍之则宋绝,告楚则不许我 。我欲击楚,齐、秦不欲,其若之何?”先轸曰:“不若使齐、秦主楚怨 。”公曰:“可乎?”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分曹、卫之地以赐宋人 。楚爱曹、卫,必不许齐、秦 。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然后用之,蔑不欲矣 。”公说,是故以曹田、卫田赐宋人 。令尹子玉使宛春来告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舅犯愠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必击之 。”先轸曰:“子与之 。我不许曹、卫之请,是不许释宋也 。宋众无乃强乎!是楚一言而有三施,子一言而有三怨 。怨已多矣,难以击人 。不若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 。”公说,是故拘宛春于卫 。子玉释宋围,从晋师 。楚既陈,晋师退舍,军吏请曰:“以君避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必败 。何故退?”子犯曰:“二三子忘在楚乎?偃也闻之:战斗,直为壮,曲为老 。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 。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 。”退三舍避楚 。楚众欲止,子玉不肯,至于城濮,果战,楚众大败 。君子曰:“善以德劝 。”
【译】晋文公即位第四年,楚成王出兵攻打宋国 。文公率领齐、秦两国的军队征伐曹、卫两国,以解救宋都之围 。宋国派门尹班到晋国告急,晋文公对大夫们说:“宋国来告急,如果丢下宋国不管,那么宋国就会与我国断交 。如果请求楚国退兵解围,楚国也不会答应 。我想攻打楚国,齐、秦两国又不愿意,你们看怎么办?”先轸说:“不如让齐、秦两国都去怨恨楚国 。”文公说:“那行吗?”先轸回答说:“让宋国舍弃我国,而去向齐国和秦国送财物,通过齐、秦去请求楚国退兵 。我国将获得的曹、卫二国土地赐给宋国 。楚国喜欢曹国和卫国,必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 。齐、秦两国请求不成,必然因此而怨恨楚国,然后我国再叫齐、秦两国参战,两国就不会不愿意了 。”晋文公听了很高兴,因此将曹、卫两国的田地赐给了宋国 。楚国的令尹子玉派宛春来传话,说:“请你们恢复卫侯的君位,把土地退还曹国,我们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子犯发怒说:“子玉真无礼啊!晋君只得到一项好处,而子玉却得到两项好处,一定要攻打他 。”先轸说:“你应该允许他的请求 。我们不答应曹、卫两国的请求,等于不允许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宋国投降了楚国,楚国的兵力不是更强大了吗?这样,楚国一句话对三个国家施了恩,而我们一句话却招了三个国家的怨 。怨恨已经多了,战争难以打下去 。不如私下允许恢复曹、卫两国,以离间他们,然后逮捕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战争打起来之后再作打算 。”晋文公很高兴,于是把宛春囚禁在卫国 。子玉解除了对宋国的包围,转而追逐晋军 。楚军摆开战阵之后,晋文公下令退却三十里,军吏请求说:“作为国君却避开敌国的臣子,是一种耻辱 。而且楚军已经疲劳,必然战败,我军为什么要撤退呢?”子犯说:“你们都忘记了以前晋文公在流亡楚国时所作的诺言了吗?我狐偃听说过,用兵作战,理直才会气壮,理曲士气就会低落 。我们尚未报答以前楚国对晋文公的恩惠,而来救宋国,这是我方理曲而楚国理直,楚军士气就旺盛,不可认为他们已经疲劳不堪 。如果我方做到以国君避开臣子,而楚军还不撤退,那对方也就理曲了 。”于是晋军就撤退九十里,避开楚军 。楚军将士都主张停止战事,子玉不肯 。到了城濮,果然发生了战争,结果楚军被打得大败 。君子评论说:“这是善于以德义来进行勉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