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风俗 过年二十三有什么习俗?

过小年这天,主要的活动是辞灶,就是灶王爷要上天去,辞别一下 。
晚上,要把张贴了一年的皂王爷从墙上请下来进行火化,并口里念道:“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晚饭要吃面条,因为要是吃好的,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的时候就会说人间日子过得不错,老天就不会适时降下甘霖,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了 。所以有句俗语说:皂王爷爷本姓张,一年熬顿烂面汤 。
据说灶王爷嘴馋,保密性差,容易吐露真情,吃得差一点,上天汇报民情会说:“今年人间收成一般化,来年多给人间下点雨吧 。”达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另外,老辈人还会熬糖瓜供奉一下,意思是蜜一下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后多帮人间说一些甜蜜的话 。
小年已过,人们盼望过大年的心情越来越急切了,高兴地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过年 。”又言道:“辞皂,年来到,穿新衣,带新帽,嘻嘻哈哈放鞭炮,见面就要问个好 。”
【中国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风俗 过年二十三有什么习俗?】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每天更新中

中国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风俗 过年二十三有什么习俗?

文章插图
过小年祭灶王
小时候,一进腊月门就想着盼着过小年 。
“二十三,糖瓜粘 。”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象征着过年的开端 。这一天的标志主要是祭灶王,家家户户都有祭灶的习俗 。
说起灶王的位置,是个不显眼的地方,一般住正房的农家,可见堂屋门后东锅灶~右上方供着灶王,在灶王画像下面托起一块平木板,是祭灶王时烧香上供的平台 。
到了腊月二十三清早,在灶王爷灶王奶的画像前供上一盘供品,如能买到糖瓜一起供上,然后在香炉里点上两柱香,傍晚夜幕降临的时候请下灶王画像,将写好的一家之主的纸牌立于平台上,在灶前烧起灶王的画像,送灶王上天一边烧一边磕头,嘴里还不时的念叨着:“灶王爷上天,照板儿实端;好话多说,赖话少言 。”
灶王爷年年上天,年年下凡,年终岁末要回天宫“汇报”人间每家每户的真实情况,所以家家户户年年祭灶王,盼着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
家家祭灶王,为何供糖瓜呢?听老辈人说:那糖瓜吃到嘴里又甜又黏,目的是让灶王上天只说好的,不能信口开河讲天下的一大堆不是,如果讲出不是,那糖瓜就把灶王的嘴给粘严封住了 。
农家各户不忘灶王,到了腊月底各家贴春联时,又把灶王及时请回家 。并且早给灶王爷准备好了一副对联,贴回了原处,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
过小年儿,除了祭灶,全家人要吃一顿好饭,从这天起一天比一天吃的好些,直到腊月三十,正月初一和初五 。
我的家乡是腊月二十三蒸粘窝头和豆包,其他的都比较模糊了,哪天收拾都行
我们把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在农村叫“祭灶
”,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 。传说灶王爷爱吃糖,祭灶时,人们一边把水果糖撒灶台上,一边喊道:“灶王爷,拿糖来,灶王爷,拿糖来 。”听说这样的仪式,就把灶王爷送上了天庭 。
关于习俗各地不一样,关于灶君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