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诗书传千古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宣传他儒家的政治主张 。可谓是处心积虑啊!
这一天孔子做的马车就到了晋国 。正走着,看见一个小孩在路当中,旁若无人的堆着些碎石瓦片自得其乐的玩耍着,也就挡住了孔子的路 。
【孔子拜师故事的内容简介 孔子拜师的故事及启示】孔子下了车,看了看这个小孩,也就是六七岁的年纪,还不知道什么,就和颜悦色的对孩子说:“这个顽童,你不该在路的中间玩耍,既挡住了我们的车,还很危险 。找个好的地方玩去吧 。”
孩子抬起稚嫩的小脸说:“您这个老人家,看看不是我要挡住您去的路 。您来看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听就是心里一吓 。看了看,原来是这个孩子用碎石瓦片在路上摆了一座城池,这一下非同小可 。
这时孩子又说:“这分明是这座城池挡住了您的路 。应该么!是城池给车让路才是呢?还是车给城池让路呢?您说!”
孔子怔了一下,他觉得这个孩子既聪明肯动脑子,还不失礼仪,是个可造之材 。于是就问:“这个顽童,你姓什么?今年几岁了?”本来孔子被这个孩子给问住了,但是他发现这个孩子的慧根不错 。孩子回答说:“我姓项叫项襄 。今年七岁了 。”孩子这不吭不卑的回答,让孔子有了一种愿望 。
孔子对他的学生们说:“项襄七岁懂礼,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学生们都不解师傅这是说哪里话来?自己本来就是个圣人,怎么还要拜这个七岁的孩子为师呢?”
孔子不答,只是默默地走到项襄跟前,行了拜师礼 。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待学问上是不耻下问的,不管你的年龄大小,只要你的知识比我高,那你就是我的老师 。这时孔子对待学问的态度 。不然怎么说孔子就是圣人呢!何况你我这些凡人 。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看来他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
现在的人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不是前去问问那些有能力的人,而是除了上网找答案外就没有其他的法子了 。岂不知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才是增加知识的积累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还去问问他的老师们呢?致使那些老师们失去了自己做老师的本心 。有多少老师们天天盼着他的学生去问问他呀!那可是他的本职工作啊!
亲们!我今天把这个故事送给大家分享一下,目的就是回顾一下自己,并且教育孩子们在上学其间一定要勤学好问才是,所以说学问这两个字的奥妙可是深厚的意义呀!
- 名人小故事简短及道理 关于名人的小故事
- 讲历史的故事分享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 赴汤蹈火成语故事简介 赴汤蹈火的故事典故
- 佛经故事之慧眼观六道的佛法修行
- 嫦娥奔月是寓言故事吗?
- 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原版分享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内容
- 石头的典故和故事分享 关于石头的故事有哪些
- 狼和七只小羊睡前故事 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
- 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来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