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B型超声波检查、脑室造影、CT检查均有助于脑积水的诊断,部分患儿可有头颅照射试验阳性 。前囟未闭者,侧脑室穿刺造影可明确脑积水诊断和类型 。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了解脑室、颅后窝情况和大脑外轮廓,明确大脑血管畸形情况 。
【治疗】
小儿颅压增高,尤其是脑水肿病情凶险,进展极快,病变早期给予积极的降低颅压、去除病因等处理,颅压增高综合征患儿的预后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
(一)一般治疗
1.体位 采用头高脚低体位,头肩部抬高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低颅压 。有脑疝的前驱症状时,则以平卧位为宜 。
2. 护理 保持患儿绝对安静,避免躁动、咳嗽和痰堵,保持呼吸道通畅 。所有的治疗措施和操作应手法温柔,不可用力转动患儿头部、翻身和按压其腹部和肝脏 。对昏迷患儿要注意眼、耳、口、鼻及皮肤护理,防止暴露性角膜炎、中耳炎、口腔炎、吸入性肺炎和褥疮 。
(二)降低颅内压
1.脱水疗法 可直接减少脑组织容量,降低颅内压 。正确的脱水疗法包括使用渗透性脱水剂、使用利尿剂和适当的液体疗法三方面 。
渗透性脱水剂(osmotic dehydrant) 此类制剂静脉注射后,能使血浆渗透压很快升高,形成血-脑、血-脑脊液渗透压梯度,脑与脊液中水分进入血浆,并从尿中排出,达到脱水、降低颅压的目的 。理想的渗透型脱水剂要求具备以下的特点:①作用迅速,降颅压效果持久;②能从肾脏迅速排出产生良好的利尿作用,因而可避免加重心脏负担;③不能进入脑组织及其间隙,以免发生反跳作用,使颅内压再度增高;④无毒性反应 。目前临床尚无能完全达到上述要求的渗透性脱水剂,常用的此类药物有:
(1)20%甘露醇 为首选的脱水剂,其渗透压为正常血浆渗透压的倍,静脉注射除可以产生渗透性脱水作用外,尚有利尿、增加肾血流、抑制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近年还发现它可减少脑脊液生成,清除自由基 。甘露醇静注后10分钟开始起效,30分钟效果最好,约1小时颅内压开始回升,作用可维持3~6小时 。一般用量每次~1g/kg,静脉注射,15~30分钟内注完,4~8小时可重复1次,脑疝时可加大剂量至2g/kg,2~4小时1次 。婴幼儿因心、肾功能较差,剂量应偏小,(每次~/kg),注射速度偏慢(45分钟滴完);新生儿则滴速更慢(90分钟内滴完) 。甘露醇的应用无明确的禁忌症,但心、肾功能不全患儿应慎用,用药后因血容量突然增加,有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 。使用甘露醇利尿后容易出现脱水、低钠、低钾、低镁和低钙等副作用,应注意观察和及时纠正 。甘露醇应至少使用3~5天 。
(2)10%~20%甘油盐水 国外使用较多的脱水剂 。脱水作用比较强,很少引起电解质紊乱;它在脑组织中经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很少发生反跳现象;应用甘油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也可以提供能量,有利于维持脑组织的代谢 。剂量为~1g/kg 。静脉注射后30~60分钟起作用,但维持时间短,故应2~4小时给药1次 。维持治疗可通过鼻饲管或口服给药,开始剂量为/kg,以后增加至~1g/kg,最大剂量为每天5g/kg,每3~4小时给药1次,以维持一定的血浆渗透压 。该药静脉注射浓度过高可引起溶血和肾功能衰竭,也可引起静脉炎;口服常引起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他的反作用有头痛、眩晕等 。
(3)30%~50%山梨醇 山梨醇是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进入体内部分被转化为果糖,作为能源被消耗,失去高渗脱水作用 。因此,脱水效果较差,多用于预防反跳 。用量为2~3g/kg,4~5小时1次 。
- 新生儿喂养
- 新生儿喝多少奶粉
- 新生儿洗澡的步骤
- 大扁豆怎么做好吃?
- 50个有趣的问题 有趣的问题提问
- 十种美味 瘦身减肥不成问题
- 长城炮下坡变速箱升档问题 变速箱长城炮
- 青春期少女减肥要注意哪些问题
- 简单几个问题测试你是否真的能瘦
- 杨绛经典语录,杨绛名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