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展览现场 卢旭摄
《荔枝碑》 原刻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韩愈撰 苏轼书 廷桂刻
摩崖石刻是一种与山体结合的历史文物,兼具“化育群伦”“记功立言”的功能,被称为“石头上的文学史”“石头上的书法字帖”,其拓片也是一种特殊的文物 。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便集结了以《大唐中兴颂》为代表的永州地区代表性摩崖石刻拓片约60件(套),从“民安国定,摩崖颂中兴”到“地缘人彰,山水绿潇湘”,人们畅游于“字”林“文”山,欣赏千里之外的古人书作,感受永州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 。
永州,古称零陵,地处潇、湘二水交汇之处,是荆楚至岭南的水运要冲和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享有“潇湘”之美名 。境内山水相依,景致绝佳,水清石秀,宜于镌刻 。在上世纪40年代,由原北京图书馆参考书目部主任杨殿珣先生撰写的《石刻题跋索引》一书中统计,当时全国北宋前诗词石刻共344种,其中湖南省最多,有64种,居全国第一,而湖南的这64种全部分布在永州,共计2000余方 。可以说,全国所存摩崖石刻,湖南最多;湖南所存石刻,永州最多 。
【右溪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右溪记文言文翻译】唐中元结
永州摩崖的开辟者
永州摩崖石刻的开辟形成,离不开一个人——唐代文学家元结 。
公元766年,唐永泰二年,元结因平叛安史之乱有功,第二次被封为道州刺史,道州即今天的永州道县 。他从潭州,即今长沙坐船赴任,途经永州东北部祁阳县,看到一处山石嶙峋、溪水清澈之地,颇为欣喜,他希望退休后可以在此结庐而居,以追慕陶渊明的心境 。在得知此溪还没有名字时,元结心中大喜,为其取名“浯溪”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浯溪碑林
元结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浯溪铭》 。第二年,他又写了《峿台铭》《痦亭铭》,与前者合称“三铭”,并请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悬针、钟鼎三种风格各异的篆体书写出来,刻在了三处摩崖上,成为“浯溪碑林”的开山之作 。
元结行至江华县,见岩洞幽奇,景色怪异,便写下一篇《阳华岩铭》,江华县令瞿令问见了,说如此好的铭文,应当刻在这石头上,以示后人 。元结表示同意,但在铭的前面加了一段序言,使之变成《阳华岩铭有序》 。瞿令问便亲自书写,并雇人将铭文刻在了阳华岩的石壁上 。时至今日,它是阳华岩石刻中年代最久远、字体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一方 。
江华县城附近还有一座险峻山势、千姿岩石、郁苍树木的山,山下溪流潺潺,游鱼可鉴 。元结在江华县令瞿令问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山顶,并在凉亭小憩,他不禁感叹“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诗人兴趣一来,不仅为亭命名“寒亭”,还作《寒亭记》摹刻于石上 。元结的诗文,仿佛给寒亭涂上了一层金粉,使之远近驰名 。
同年的冬天,元结奉命去潭州工办,看到永州城外潇水西岸一带的石头十分怪异,于是停船上岸,带着随从探寻发现一处岩洞 。他将岩洞命名为朝阳岩,为此写下《朝阳岩铭》 。写完之后,元结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朝阳岩诗》,委托人刻在岩石上,不经意间,又开辟了朝阳岩 。
元结开辟的这些摩崖石刻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磁场,吸引了后世历代书家和文人到永州观摩游览 。
“摩崖三绝”
引历代文人名士追摹考据
《大唐中兴颂》 原刻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 元结撰 颜真卿书
- 女性心理的五个老虎臀需谨记
- 星游记第三季开播时间
- 富有教育意义的爱情箴言
- 微信聊天记录怎么看
- 笔记本玩游戏闪退解决方法
- 神童庄有恭翻译及注释 神童庄有恭文言文翻译
- 赵简子之子阅读理解答案 赵简子之子的文言文翻译
- qq炫舞记忆助手绿色版 qq炫舞手游掌上助手
- 经常梦见一个人,是忘记一个人还是那个人在想念你?
- 叶公好龙翻译及原文 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