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四项检查在确定肝硬化中有什么作用?( 二 )


所以,目前全球的肝病指标,没有一个国家推荐检测肝纤维化4项来诊断肝硬化或肝纤维化 。
受国际上公认并被各国肝病指标推荐的无创检测或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方法有3种:
1﹒APRI评分:利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PLT)比率指数评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并根据其英文(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的缩写命名为“APRI评分”[4] 。计算公式如下:

肝纤四项检查在确定肝硬化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插图
公式中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ULN=AST的正常参考值上限,PLT=血小板(109/L) 。如果APRI评分>2,则预示患者很可能已经发生了肝硬化 。研究显示,这种方法诊断肝硬化的准确性在80%左右 。例如:1例男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查报告显示:AST 80 U/L(正常参考范围:0~40 U/L),血小板95×109/L,那么他的APRI评分为:
肝纤四项检查在确定肝硬化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插图
这例患者的APRI评分>2,说明他可能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 。
2﹒FIB-4指数(Fibrosis 4 Score):和“APRI评分”一样,这种方法仅包含了ALT、AST、PLT和患者年龄几项简单的指标,非常适合基层医生应用 。FIB-4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肝纤四项检查在确定肝硬化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插图
不同肝病患者FIB-4指数评价的临界值略有不同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FIB-4指数<1.45者无明显肝纤维化或只有2级以下的肝纤维化,与肝穿刺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为94.7%;而FIB-4指数>3.25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为3~4级或以上,与肝穿刺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为82.1%[5, 6]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2级以下或3~4级以上的肝纤维化临界值分别为<1.3和>2.67[7] 。但也有研究认为,FIB-4指数对于排除明显肝纤维化更准确,优于对严重肝纤维化的诊断[8] 。
例如:1例41岁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查报告显示:ALT 100 U/L,AST 80 U/L,血小板95×109/L,那么他的FIB-4指数为:
肝纤四项检查在确定肝硬化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插图
这例患者的FIB-4指数>3.25,说明他的肝纤维化程度为3~4级或以上,很可能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 。
3﹒瞬时弹性成像:俗称“肝脏弹性” 。这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无痛、快速、简单、客观、定量检测肝脏纤维化的方法,为临床诊断与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我已经在前几天的博客中做了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看看:
什么是肝脏弹性检查?如何读懂肝脏弹性检查的结果?
https://www.toutiao.com/i6506793797911839236/
References
[1]吕汉文, 叶彩丽. 健康随龄变化组与老年疾病患者组透明质酸(HA)结果比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999. (08): 20-22.
[2]谢蓉星, 蔡意和. 不同年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胶原的测定比较. 青海医药杂志. 2001. (01): 12-13.
[3]张占卿, 陆伟, 纪永佳, 吕莹, 童海涛. 血清透明质酸预测肝纤维化的再评价. 肝脏. 2006. 11(4): 241-243.
[4]Wai CT, Greenson JK, Fontana RJ, et al. A simple noninvasive index can predict both significant fibrosis and cirrh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Hepatology. 2003. 38(2): 518-26.
[5]Vallet-Pichard A, Mallet V, Nalpas B, et al. FIB-4: an inexpensive and accurate marker of fibrosis in HCV infection. comparison with liver biopsy and fibrotest. Hepatology. 2007. 46(1): 32-6.
[6]Li Y, Chen Y, Zhao 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FIB-4 index for staging hepatitis B-related fibrosi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4. 9(8): e105728.
[7]Wada T, Zeniya M. Background of the FIB-4 index in Japanes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tern Med. 2015. 54(2): 127-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