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列传简介 白起王翦列传读后感( 三 )


李牧
战国末期,李牧在北方代地抵御匈奴,长平之战之后,赵国有生力量被消灭,只能苟延残喘;之后次年邯郸保卫战爆发,李牧临危受命从匈奴前线紧急调回参加邯郸保卫战,当时的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郭开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李牧为了国家利益拒不交权,最后中计被捕,不久后将李牧杀害,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杀,其兄赵王嘉逃亡代地,赵国名存实亡 。
李牧的军功一生,前半段在北方抵御匈奴,战功显赫,效果卓著,赵国的北方一直固若金汤,匈奴不敢南下,少不了李牧的功劳 。后半段,李牧受命参加与秦的决战,当时的赵国实力不济,已经无法阻挡秦国东出荡平六国的脚步,李牧能力再大,只能为秦国强行续命而已,而赵王无法审时度势,乾刚独断,想速战,转攻为守,想消灭秦国军事力量,听信小人谗言,自毁长城,加速赵国的灭亡 。
“赵长城”李牧
【白起王翦列传简介 白起王翦列传读后感】战国四大名将,唯有王翦善终,战乱纷飞的年代,陪君如伴虎的真理展现的犹为透彻,作为武将,军事才能独一无二,随着军功日积月累,功劳无人能比,怎样处理好与君主的关系,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是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的重中之重 。但是人都有缺点,武将的优点是直率敢为,缺点就是不会人情谋略 。
战国四大名将,赵秦各有二,看似战将比拼,实际是大国较量,军国财力物力人力比拼;如果晋国未分,集韩、赵、魏三晋之地国力以抗强秦,胜负如何?历史的车轮又将驶向何方?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留给我们的是经验、教训和财富以及无尽的想象 。
秦人哀之而不见之,于是后人而复哀后人焉!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历历在耳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
军人最大的悲哀,没能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
白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