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列传节选的文言翻译 蒙恬列传原文及翻译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称赞蒙恬“为秦开地益众 , 北靡匈奴 , 据河为塞 , 以山为固 , 以榆为中”概述出蒙恬对秦王朝的杰出战功 。
蒙恬是秦朝的名将 , 是将门之后 。祖父蒙鹫 , 秦国的大将 , 曾率军攻韩 , 夺了13个城池;攻赵 , 夺了37个城池;攻魏 , 夺了20个城池 。父亲蒙武为秦裨将军 , 与王翦攻楚 , 大破之 , 杀项燕 。
二十四年 , 蒙武攻楚 , 虏楚王 , 为开拓秦国疆土 , 为实现秦始皇统一大业 , 蒙鹫和蒙武父子以攻城略地 , 浴血奋战 , 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秦始皇非常信任蒙氏家族 。蒙恬年幼 , 文武双全 , 精通兵法 , 因家世代为秦将 。
公元221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 , 蒙恬终于盼望能有一个难得的机会领兵出征 , 秦王命令他和将军王贲率军进攻齐国 , 结果 , 齐王建被他俘虏 , 灭了齐国 , 为秦王嬴政统一全国扫除最后的障碍 。蒙恬也因战功 , 被秦始皇封为内史 。

《蒙恬列传》云:“秦已并天下 , 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 收复河南 。筑险塞 , 因地势险峻 , 起临滦 , 至辽东 , 延袤万里 。所以过河 , 据阳山而行 , 蜿蜒而北 。暴师出外十余年 , 居上郡 。”
司马迁概括介绍了蒙恬在三个方面的功绩:一是抗击匈奴 , 保卫边疆;二是修建万里长城防御工程 , 保障北方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三是修建宽阔的直道 , 加强北方各民族人民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交往与相融 。
一是抗击匈奴 , 保卫边境 。
匈奴单于头曼打了两场大仗 。首先是公元前215年 , 秦朝三十万大军与匈奴军交战 , 秦军士气高涨 , 势如破竹 , 匈奴败退损兵数万 , 蒙恬率军大获全胜 , 收复河套以南之地 。另外一次就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 , 蒙恬率大军横渡黄河 , 与头曼率领的十万铁骑在黄河北面展开了恶战 , 最终战胜而归 。
“头曼不胜秦 , 北迁” , 在经历了这两场大的战役后 , 匈奴被蒙恬的军队彻底击败 , 他们逃到了大漠北部 。秦王朝北方疆域向黄河北岸、阴山南麓延伸 , 占领了今天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广大的地区 , 包括鄂尔多斯高原 。
在此期间 , 扶苏作为监军也和蒙恬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 这也为他日后的含冤而死埋下了伏笔 。
第二 , 修建万里长城 。
虽然秦军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 但秦始皇对匈奴并不放心 , 他一直想要彻底防御匈奴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 , 于是便假借“亡秦者胡也”的名义 , 不惜血本 , 下令蒙恬修建万里长城 。蒙恬立即派人勘察地形 , 又征发了七十万劳力 , 开始修建万里长城这个巨大而艰巨的工程 。
《匈奴列传》云:“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 , 起临洸至辽东万余里 。”
蒙恬带领七十万劳力依山势起伏 , 修建了西起甘肃岷县(今辽东) , 东至辽东(今辽宁东部)的万里长城 。
蒙恬筑长城 , 一是为胡人所逼 , 二是中国统一才有国力 , 而“亡秦者胡也” , 其实就是秦始皇所提出的动员口号 。冷兵器时代 , 蒙恬修筑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阻止了匈奴南下 , 使大河南岸和北岸广大地区的人民免遭兵祸 , 从而促进了边疆文化的发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