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是否悦耳的萨满教音乐

萨满教文化的中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 涵盖了宗教的崇拜 , 宗教艺术还有宗教音乐等等 。萨满教的音乐是歌、舞、乐的综合体 , 体现出了宗教的民俗和艺术性 。萨满教的音乐主要用于祭祀 , 所以是否动听无关紧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萨满教的音乐吧 。
在萨满教里 , 音乐就是生活本身 。在这种音乐观支配下的萨满跳神音乐 , 是一种与神沟通的特殊语言;而神鼓和腰铃则是萨满使用这种语言的专用工具 。也许正是这种近乎达到迷信程度的观念的延续 , 使萨满音乐屡遭劫难而未灭绝 。不难看出 , 萨满的音乐观与萨满文化圈以外的音乐观是有所不同的 。
因此 , 人们不要期望以自己生活其中的价值体系为参照系去分析和评价它能够奏效;就如同欧洲人不能用自己使用刀叉进餐的习惯试图去解释、或者矫正中国和日本人使用筷子吃饭的风俗一样 。刀叉与筷子虽然都是相同功用的餐具 , 却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
神鼓和腰铃作为满洲萨满跳神的代表性乐器 , 在萨满的手中只是个通神的祭器 。忽略了这一点 , 它那变幻莫测、简朴粗犷而又充满野性的音响 , 便失去了慑人魂魄的魅力和威力 。所以 , 我们应当看看它做为通神祭器所表达的意念及其作用和影响 。
由于宗教活动需要 , 音乐是否悦耳 , 似乎不是萨满的追求 。宏大而嘈杂的鼓、铃之声几乎占据了萨满音乐的全部 。因而 , 满洲萨满跳神的旋律形态并不发达 , 而鼓乐却极其丰富 , 在整个跳神仪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概是先民们十分相信鼓语通神的作用吧 。如前所述 , 在萨满那里神鼓并不是音乐词典里的乐器 , 而是与神沟通的语言工具和渠道 。没有鼓 , 就不可能与神搭言;没有鼓 , 便不能降神;更不能获得神启 , 萨满也就完成不了人神之间的沟通 。
萨满行跳神礼 , 要经过由人到神 , 又由神还原为人的人格转换过程 。即:请神神灵附体代神立言还原 。神灵附体时 , 萨满进入颠狂状 。此时 , 铃、鼓大作 , 节奏骤紧 , 制造出神秘、空幻 , 使人神情迷离的氛围和非人间的情境 。在这种氛围中 , 似乎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强烈情绪在萨满心中跃动并统摄整个身心 , 一股汹涌的心潮迫使他不由自主地向天界升腾……
【不在乎是否悦耳的萨满教音乐】萨满的这种心理体验 , 并非个人独享 , 而是伴着鼓、铃、歌、舞爆发出来 。他代神立言 , 宣启神谕 , 再由辅祭者(栽立子)解释给他人 , 实现了由个人体验向社会群体体验的转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