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不会得乙肝吗?( 二 )


关注肝胆相照,看更多肝胆病知识 。

小孩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不会得乙肝吗?

文章插图
众多周知,为增强婴儿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生1个月、出生6个月需要分别注射一次乙肝疫苗,促进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产生,但不是所有的宝宝出生后都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除非妈妈是乙肝病毒感染者 。
小孩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不会得乙肝吗?

文章插图
对于乙肝妈妈而言,是不是只要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就一定可以阻止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呢?不一定的!大家一定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出生后为宝宝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只是乙肝母婴阻断的一部分,完整的母婴阻断需要从妈妈的第一次孕检开始,因为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不仅是出生时经过产道时皮肤黏膜破损感染,怀孕期间宫内也是可以感染的 。因此在孕期需要监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比如怀孕24-48周即使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2??10的6次方仍需要抗病毒治疗,防止病毒量过高发生宫内感染 。
小孩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就不会得乙肝吗?

文章插图
据统计,如果按照科学的母婴阻断路径,宝宝避免感染的概率达到95%以上甚至99%以上,所以说,乙肝虽然可怕,只要按照科学的办法,乙肝妈妈仍然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的 。
打疫苗和球蛋白的目的就是避免感染乙肝,但是任何治疗方法都有失败的可能 。疫苗不一定可以成功引起免疫反应 。蛋白是母体有乙肝前提下保护胎儿的一次性保护措施,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降解掉了 。
疫苗是一定要打的,完了之后可以去测一下抗体水平,如果有了抗体,滴度也高那就基本没有感染风险,没有抗体则需要补打疫苗 。
谢邀回答!中国是乙肝大国,据1986年调查表明中国有6亿人已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由于大部分人免疫功能好,在不知不觉中依靠自身免疫功能消除了病毒,产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对乙肝病毒有疫力 。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免疫功能发育不健全如婴儿、新生儿,或者成人本身免疫功能差,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就容易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型肝炎 。目前,中国还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800万人发生了乙型肝炎 。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型肝炎?世界医学公认,新生儿、高危人群、正常健康人,在未感染乙肝病毒之前注射乙肝疫苗,可以这么说乙肝疫苗是预防阻断感染乙肝病毒的克星!乙肝疫苗最早在1981年开始在美国上市并接种儿童和成人 。中国是1985年开始生产和运用 。为了改进乙肝疫苗安全性,1986年美国科学家淘汰了原来乙肝疫苗从血清和血浆纯化灭活制作工艺,改用乙肝疫苗转基因酵母菌提取工艺,开始向世界各国推广与普及乙肝疫苗 。中国是1989年引进乙肝疫苗转基因酵母菌工艺,1992年在中国出生新生儿推广注射,自愿原则,费用自费 。直到2002年1月正式在中国新生儿推广普及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正常夫妻如果是健康人,乙肝二对半血检均阴性、或者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其它均阴性,他/她的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只须注射1支乙肝疫苗、隔1个月再注射1支乙肝疫苗、隔6个月再注射1支乙肝疫苗 。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小三阳),肝功能正常可以怀孕生小孩,对一些大三阳、或HDVNA如果大于10的6次方lu/毫升的孕妇建议进行一次抗病毒治疗,自怀孕24-28周后开始,如果想停药到分娩后1-3个月停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主要目的:阻断母亲宫内对新生儿感染、降低母亲血液的乙肝病毒浓度 。当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还需注射乙肝疫苗1支和丙种球蛋白1支,(丙种球蛋白的目的提高新生儿免疫力) 。新生儿需隔1个月注射第2支乙肝疫苗、隔6个月再注射第3支疫苗,让新生儿血液中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这时你的孩子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你和家人可与孩子一起亲密生活,也可以进行母乳养育新生儿 。相信从90年代出生的新生儿一代,不久将来中国可以摘除乙肝大国的帽子,这功归乙肝疫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