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出伏”了,今年哪天出伏,出伏后还热吗?如何防秋燥?( 四 )


从秋老虎出现的时间来看 , 处暑节气没有结束前 , 不少地区午后依旧是暴晒高温 。或许要等到9月8日处暑结束后才会感觉不热 。然而 , 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 , 我们该如何放燥热呢?

马上就“出伏”了,今年哪天出伏,出伏后还热吗?如何防秋燥?

文章插图


秋后容易体内燥热 , 出现上火等问题 。饮食不要进补太早和太重 , 很多人夏季胃口不好而吃得清淡 , 等到立秋了便迫不及待大鱼大肉进补 , 这其实并不养生 。最好是处暑结束前 , 依旧坚持清淡为主 , 以让肠胃有个适应过程 。同时 ,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 , 注意多喝温开水 , 少喝冰冻凉水 , 以起到养胃健胃作用 。另外 , 秋后洗澡尽量别用凉水洗了 。
马上就“出伏”了 , 今年哪天出伏 , 出伏后还热吗?如何放秋燥?【马上就“出伏”了,今年哪天出伏,出伏后还热吗?如何防秋燥?】最近一段时间 , 想必大家都度过了较为凉爽的天气 , 除了已经立完秋之外 , 更关键的是三伏天走向末伏 , 暑气已经迈过高峰 。都说“冷在三九 , 热在三伏” , 三伏天的热浪袭人 , 阴天尚热三分 , 晴天更晒伤人 。同时 , 三伏天的不同阶段 , 其温度也是不同的 , 正常而言从初伏、中伏、末伏 , 气温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 , 所以说现在所处的末伏 , 已经是最后的高温 。正应了“秋后一伏 , 热死老牛” , 秋后的末伏有秋老虎之称 , 但也是秋后的蚂蚱 , 蹦哒不了几天 。那么 , 今年何时出伏呢?出伏之后还热吗?对于秋后的燥热 , 如何应对呢?是否和暑季一样呢?对于这些问题 , 指尖为你解答 。

马上就“出伏”了,今年哪天出伏,出伏后还热吗?如何防秋燥?

文章插图


关于三伏天 , 想必不需要多言 , 大家都明白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 高热、高湿是三伏天的标签 。对于从事户外劳作的人而言 , 了解三伏天的准确时间 , 就可以判定暑热的阶段 , 尤其是这样的气候对于庄稼的影响 。对于何时入伏 , 老一辈人都深谙其道 , 总结的诀窍就是“夏至三庚数头伏 , 立秋一庚数末伏 , 头伏、末伏都十天 , 中间都是中伏天” 。

马上就“出伏”了,今年哪天出伏,出伏后还热吗?如何防秋燥?

文章插图


根据上面的诀窍 , 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2日 , 这个时间已经在小暑之后 , 实际入伏的时候已经热起来了 。7月22日开始进入中伏 , 按理说中伏才是最热的阶段 , 大暑就在中伏之中 , 作为六邪之“暑邪” , 大暑的威力不言而喻 。今年立秋也在中伏中 , 故中伏有20天 , “立秋一庚数末伏” , 8月11日正是庚日 , 是迈入最后末伏的时间 , 头伏、末伏均为10日 , 正好是10天干的轮回期 , 所以出伏的时间就是8月20日 。
都说每年热在三伏 , 那是不是意味着出了伏就不热了呢?其实不然 , 因为权衡冷热与否 , 除了看是否入伏出伏 , 还要看所在的节气 。都说“秋后一伏 , 热死老牛” , 同时又说“早上立了秋 , 下午把扇丢” , 立秋之后肯定是在伏中 , 但是其威力要弱不少 ,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 , 除了盛极必衰 , 中伏温度到达顶峰 , 后面就开始下降;还有就是副热带高压南移 , 北方冷空气开始酝酿移动 , 两者交叉产生了凉爽温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