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的博士当中学老师,是浪费人才吗?( 二 )


清北大学生入职中学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大学生中学时代就是优秀的学生,大学毕业了,更站得高看得远,应该在教学一线会比较优秀 。结果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
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无论是否师范院校毕业,现在是只要考取了教师资格证,通过了教师招考的笔试和面试都能当老师,清北的大学生竞争力更强大吧!
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一些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当老师的,老师的工作稳定、收入不低、社会地位崇高、有寒暑假、节假日休息、没有通宵的夜班,这些特点也使得一些清北的大学生选择教师职业 。
因此,清北的大学生我们也不要神化他们,他们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了,就需要吃饭、需要就业 。至于就业岗位也是个人的选择,能去科研院所搞科研更好,能去华为这样的知名企业也非常棒,去不了这些地方去中学当老师,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桃李满天下 。
360行,行行出状元,既然行行可以出状元,那么浪费人才这个说法就不成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还有什么能比教育更重要的吗?所以说清华北大的博士当中学老师不但不是浪费,反而应该成为教育行业选拔优秀师资的常态!

清华北大的博士当中学老师,是浪费人才吗?

文章插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学生未来能够成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能力,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一个学校里我们就能很容易看出区别,那些教学经验丰富、能力超强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就是要跟其他的班级拉开一个档次!
如果能在中学时代就打下这样良好的基础,那么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些孩子进入大学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很显然就能在各行各业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这不就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吗?
清华北大的博士当中学老师,是浪费人才吗?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会把当老师当成是一个很稳定的工作,怎么理解这个稳定的含义呢?我觉得其中一点就是只要进入了编制,只要当上了老师,几乎这一辈子就是铁饭碗了,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了,正是这样的一种过于安稳的环境,会使得部分老师年级轻轻就已经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很多年轻老师刚进入教育行业的头两年意气风发,教学风格上也讲究求新求变,但是过了三年五年以后,慢慢的就开始以“老教师”字句,慢慢的甘于平庸了!
除了机制以外,导致教育行业很难有大的突破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教师行业的吸引力不够,不管是从教师待遇、薪资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来说,教师行业都远远达不到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能力!但是不得不说,高素质人才,在创新能力方面确实会高出一个层级,会在教育行业引发鲶鱼效应,从而激活教育方面的改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清华北大的博士当中学老师,是浪费人才吗?

文章插图
博士任职中小学教师,目前来说还是属于个别现象,从长远来看,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首先从人才梯队建设上下功夫,要形成老中青结合、博士硕士学士结合的不同类型的梯次队伍,老带新,高带低,最终激活教育创新这盘棋!
清华北大毕业不一定就是很合格的教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就怕他们学历太高,按不下心来做学问、没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更怕他们不从整体着想,而去钻牛角尖,从而带偏整个中国教育
说浪费人才的人,往往会认为:一、国家培养你多年,本来可堪大任,然而你却胸无大志,选择去中学当老师,实乃大材小用;二、对个人来说,去中学当老师完全没有必要读到博士,读完本科或研究生,然后考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编制就可以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