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握笔姿势很重要吗?( 二 )


李世民在《论执笔法》中就说:
“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 。”
并且还解释到:
“指实,则节力论平,掌虚,则运用便易 。”
其实硬笔的执笔法也可以看做是五字执笔法,因为虽然主要是前三个手指头起主要作用,然而后面两个手指头也起到了辅助和抵挡的作用 。


〔硬笔握笔姿势图示〕
明白了什么是相对正确和规范的握笔姿势以后,我们再来谈谈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什么重要,主要分为两点 。
学书的第一步是学习笔法,而楷书又是笔法最为丰富的书体,因此,正确的握笔姿势特别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楷书笔法,为书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横画的笔法运笔过程图示〕
在正确的握笔姿势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笔法的指引下,我们以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的横画来作示例和对比看看正确的握笔姿势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
在横向的笔画中,正确的握笔姿势主要体现在行笔过程中,例如我们提到的横画,又是一个长横,说明中间的行笔过程是比较长的 。这里涉及到正确的握笔姿势了,倘若握笔姿势不正确,本身就影响挥运,那么写长横就显得免为其勉了 。
在横画的起笔和收笔阶段都要提按,倘若握笔姿势不正确,那么手指则没有力量,甚至还会出现抖动等情况,又怎么能把笔画写好进而要求高质量呢?
有一个故事说王献之在写字的时候,王羲之从背后突然抽取他的笔而没有抽掉,这说明握笔不可松松垮垮的,要做到指实,要把笔握稳,当然过犹不及,也不能僵硬,也要掌中虚和手腕灵活 。
所以,不论是毛笔还是硬笔,执笔中的指实、掌虚、腕活的原则十分重要 。


又比如我们的汉字中常常有组合笔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笔画组成,而且需要一笔完成,这时候握笔姿势就是决定能否写出这个组合笔画以及写出来的质量好坏的关键了 。
比如上面这个“勺”字,横折勾就属于组合笔画,转折和提钩需要连续完成,这里面涉及到提按和顿笔,整个过程要求流畅,不仅握笔的指头要实在,而且手腕也要相当灵活 。
学会了楷书只是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而已,要想提高书法水平,让书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则必须学习其他书体,例如行楷、行草书 。这些都对握笔姿势的要求特别高,甚至可以从你写的字看出你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 。


〔田英章行书作品〕
例如我们在写行书的时候,按照苏东坡“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理念,行书相当于小溪流水潺潺,不慢不急,但同时也是流动不止的 。
并且行书要求悬肘悬腕,要把笔提起来,倘若这时握笔姿势不正确,不能做到指实、掌虚、腕活,显得拘谨,不能自由挥洒,那么写出来的行书才是生硬的,没有流动感,失去了行书的美感 。


〔狂草书法作品〕
在写草书时,对握笔姿势的要求更高,因为从草书的字体特点来看,似“猛浪若奔”似“大河滔滔”,笔画线条有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摆动,这个时候指实则要让位了,手掌空虚和手腕灵活则是最重要了的 。


〔硬笔行楷〕
苏东坡说“真如立,行如行”,那么我觉得行楷就像是散步了,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但是由于硬笔字比较小,笔尖又是比较坚硬的,所以挥运起来更需要正确的握笔姿势,也正因为硬笔的这些特点,一个字行楷字需多次提按,也就对指实、掌虚、腕活的要求更高了 。
特别是行楷中的“横腕俊秀”和“纵腕有力”两个书写原则对于握笔姿势要求更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