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PI运行情况来看,怎样正确认识通胀与通缩?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 7月份CPI同比增长2.8% , 比6月份有所上行 , CPI的上行是否说明目前面临通胀的压力?虽然说7月CPI同比上行 , 看起来似乎通胀有抬头迹象 , 但透过通胀表征看内里 , 实际上更应该担忧通缩的风险 , 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 。
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通胀与通缩 , 通胀即通货膨胀 , 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就会出现纸币贬值 , 物价上涨 , 导致购买力下降 , 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缩即通货紧缩 ,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 , 人们的货币所得减少 , 购买力下降 , 影响物价至下跌 。
通胀与通缩 , 是相对应的概念 。温和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 但如果通胀加剧 , 就会出现恶性通胀 ,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 , 恶性通胀会打乱进出口秩序和金融秩序 , 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 国家竞争力大幅下滑 。而通缩会造成产品价格大跌 , 企业批量破产 , 通缩会使债务人负担加重 , 造成银行破产 , 带来经济衰退 。
所以很多人都在探讨通胀 , 害怕通胀 , 说得最多的都是如何通抗通胀 , 实际上通缩与通胀一样会产生极大的危险 , 无论通胀还是通缩都需要做好预期管理 。
为了比较直观和简单的来看待通胀问题 , 我们引入了CPI数据 ,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指数越高 , 说明物价上行越快 , 有通胀风险 , 指数越低 , 则说明价格下行越快 , 有通缩风险 。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 , 7月份CPI同比增长2.8% , 环比增长0.4% , 无论同比和环比都有上升 , 并且创了12个月的新高 。

从CPI运行情况来看,怎样正确认识通胀与通缩?

文章插图
如果仅从CPI数据来看 , 确实确在通胀的压力 , 但是我们可以看另一个数据PPI指数 , PPI指数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 PPI指数处于CPI的前端 , 那么PPI价格的变动会传导给CPI , 但是从数据可以看到 , PPI指数一直在下行 , 在6月同比增幅为0% , 7月份已降为负值 。
从CPI运行情况来看,怎样正确认识通胀与通缩?

文章插图
CPI指数与PPI指数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 原因有三个:

第一 , 供给收缩造成 , 年初以来 , 因种种外在因素 , 猪肉和水果出现了供应端的大幅收缩 , 使得这两类产品价格涨幅较明显 , 推升了食品的价格 。
第二 , 非食品价格回落 , 虽然食品价格整体上涨明显 , 但非食品价格走势是回落的 ,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 实际下降0.3个百分点 。
第二 , 需求滞后 , 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 , 使得生产端与需求端存在时间差 , 需求滞后 , 导致PPI端处于观望和等待 , 弱需求支撑致其下行 。
因而 , CPI的上行主要由猪肉和水果带来的食品价格上涨推动 , CPI呈现回落之势 , 并且PPI指数出现了201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 价格的上涨不肯有普遍性 。从过去几轮通胀周期来看 , PPI走势都会领先于CPI , 但目前PPI与CPI呈现背离 , 说明社会总需求下降 , 通胀风险只是表征 , 驱动逻辑更应注意防通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