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照顾不周,细至的思想教育没到位,那怕是再小的孩子、处处应以理服人 。
【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文章插图
孩子心理问题多,大多数是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晚上有应酬,不回来吃饭了 。”


“加班完成报表,晚点回来 。你和孩子先睡 。”
……
接近年底,这样的电话是不是多起来了?心理医生提醒,忙碌于职场的家庭顶梁柱,在跟妻子请假的时候,也别忘了自己的孩子 。
“在许多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归根到底都有一个主要的共性,就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参与得太少了 。”
例>>>
女孩三天两头请假不上学
80后全职妈妈金女士因为孩子的问题,上周到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去咨询,但心理医生听了金女士的介绍后,反倒觉得金女士自己的问题更大些 。
金女士的丈夫工作忙,于是,她辞职专门在家带女儿,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在丈夫眼里,金女士“很没用”,因为孩子身上的问题一大堆,特别是不爱上学,经常请假 。因此,夫妻关系很紧张 。
“孩子其实很乖的,非常听话,就是上小学以后,有些不太适应,所以才三天两头请假 。”金女士说,孩子不去上学的理由很多,感冒发烧了,作业没完成,和同学吵架了……每当孩子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她虽然觉得不妥,但很多时候就默许了,她为此也很苦恼 。
与金女士沟通后发现,孩子在读小学前的绝大部分时间内都只和母亲在一起,不愿意去上学的根本原因是过于依恋母亲,离开母亲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 。而金女士自己同样有这种“离别焦虑”,出于大人的理智,她必须送孩子去学校,但内心却不愿意和孩子分开 。
问题的症结在于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的缺席,使得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 。
“事实上,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应该重于亲子关系,双方应该共同承担教养孩子的职责,这才是健康的关系 。”
男孩和同性交往感到很别扭
忧心忡忡的周女士替读高二的儿子来咨询,她觉得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特别是和同龄人的相处上,出现了一点问题 。
“他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班里组织出去春游、聚会、吃饭、唱歌,他总是找借口不去,宁可待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干 。”周女士说,更让她担心的是,儿子在班里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朋友,尤其不喜欢和男生交往,所有男生喜欢的活动,诸如足球、篮球、电玩等,都兴趣索然 。遇到不得不参加活动,比如外出参加比赛要和同学住一个房间,儿子就会觉得特别别扭,出发前要焦虑好几天,甚至会失眠 。
周女士告诉医生,她丈夫长年在外地工作,儿子一直跟着她生活,从小就很乖巧,懂事,成绩也不错,大人不用操什么心,就是有些内向 。但读了高中后她越来越发现,儿子“内向”得有些过了 。“连老师都觉得他有些孤僻,这种性格以后怎么办?”
在沟通中,心理医生了解到一个细节,就是周女士因为丈夫不在身边,长期与儿子同床睡,一直睡到小学六年级 。
“我没有和孩子接触过,不能说他一定有问题 。但从母亲的表述看,这样的性格的形成,多多少少与孩子成长中缺乏父亲的教导有关 。”父亲奠定男孩对同性的看法,如果父亲与孩子接触太少,或者让孩子感觉父亲不关心自己或者因而产生了一种负面评价,那么,孩子今后对于同性就可能会产生一种敌意,和同性交往时,会产生焦虑 。
此外,如果父亲角色长期缺失,孩子和母亲形成了一种坚不可催的“共生体”,孩子会认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是安全的,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同样也会焦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