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油条豆浆,营养价值在哪里?( 三 )


我媳妇不喜欢吃热干面是很明显的,而且即使是吃掉三分之一的热干面,她中午基本上也就不会再吃午饭了,过早的时间大约是8点30左右,所以,热干面在我媳妇眼中,从来就不是首选,她喜欢的早点搭配,我摸索了很久都搞不清楚;
除了热干面之外,小区附近还有几家算是生意红火的牛肉面馆,我媳妇比较节省,面馆的牛肉面她从来不吃,基本上都是吃素面素粉,而且在她眼中,如果不是陪我去,她基本上就可以不去这几家面馆过早,因为在她心中,武汉人喜欢的好味道,在她那,完全不顶用,她是一点都不喜欢,吃牛肉面那就是浪费,为了不浪费,勉强可以吃碗素面素粉,这是她的逻辑;
小区附近的早点说完了,偶尔我们会出门探店,当然都是提前选好的店铺,到了地方除了拍摄视频之外,就是吃,我是主角,一般都是我吃她拍,工作结束之后,我媳妇顶多就是尝尝,评价大多就是还行,可以,每当我喜欢的不行的时候,她大多都不会喜欢;
有时不工作的时候,也会出门吃早点,去的都是比较远的地方,比如武昌、汉阳、青山等地方,她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从来就没有听她说过某一家的早餐是她喜欢的;
最近家里又买了一台小型的豆浆机,只能打一碗豆浆,不用过滤豆渣的那种,是我媳妇自己提出来要购买的,因为是她自己的喜好,所以也能坚持每天给自己打豆浆;
吃的多了,我才发现她最喜欢的原来是豆浆配油条,我每天早上出门吃早点的时候,给她带回一根油条、或者是一块油饼就可以了,每当我看到她过早的样子,我都能明显的感受到她吃的是津津有味,还是非常喜欢的那种;
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早点喜欢豆浆配油条,这肯定不是大多数武汉人的饮食习惯,我感觉有点北方人的特质,比如我们国家的首都,当地的老百姓就喜欢豆汁配油条,再比如电视剧里的很多情景,主人公在家的早点大多也是豆浆配油条;
由此让我感慨颇深,也开始思考其中的原因,为什么我就不喜欢这样的早点形式?
豆浆搭配油条,在我这个武汉人眼中,可能是太过于简单、太过于寡淡,可能还因为甜豆浆的缘故,早上想吃点咸的,比如热干面;
因为饮食习惯的养成,从小习惯吃热干面的我,如果早餐是豆浆配油条,就有点不在武汉本地吃早点的感觉,好像在外地出差,凑合着吃点得了;
我媳妇喜欢喝豆浆除了她的饮食习惯之外,最有可能的是她身体的需要,身材消瘦,是应该多吃点豆制品,多补充一些蛋白质,豆浆营养丰富,而且非常容易吸收,可能还有我想象不到的,但她就是非常喜欢;
今天看到题主的这道问答题:中国人吃了几千人的油条豆浆,营养价值在哪里?让我想到了我媳妇的日常饮食,也想找出早餐吃豆浆油条的哪些营养价值,经过反复的搜索整理归纳,我也来给大家说说,分享如下:
1、豆浆有接近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喜好的一种饮品,也算是老少皆宜的一种营养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和维生素等,除了传统的黄豆豆浆之外,还有很多的花样,红枣、枸杞、花生、绿豆等都可以成为豆浆的配料;
2、油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口感松脆有嚼劲,起源应该是早于宋朝,可以追溯到唐朝,具体时期无法考证,油条的制作过程、制作方法我们再此不做过多的赘叙,先说说油条的口感吧,酥松绵软,入口即化的效果得到了大多数食客的喜欢;
3、油条当做早餐来说,还是非常称职的,因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矿物质,属于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对现代人来说,高油脂高热量可能是它的缺点,但是在1000多年前的古代,恰恰相反,高油脂和高热量正是它的有点,因为在古代,人们的饮食结构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古代的人饮食清淡,生活艰苦,肚子里缺少油水,又是农业社会,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多,油条的高热量和高油脂,才能赢得古人的喜欢,所以才能在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现代人也能同古人一样吃到美味的油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