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本土习俗腊月二十三下午送灶神上天,腊月三十晚上接灶神归位 。传说灶神是受上天玉皇大帝指派,常住凡间掌管人间烟火,保每家每户清洁平安的正神,也称家神 。每年年底回天庭一次(腊月二十三下午上天,腊月三十晚上回凡间)向玉帝汇报所居家庭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宅内男女善、恶、良、莠,贫、富、吉、凶等事谊 。可奏请玉帝为善男善女降富降贵,也可申报惩罚恶人恶事,忤逆不道等罪行 。所以,人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你的一言一行,虽无人见,却瞒不过天庭,这也叫“苍天有眼”,苍天的眼睛就是灶神等诸神 。
祭祀灶神不用另设祭台 。就在灶台上靠里面第一排,摆上茶水两杯白酒一杯,白酒摆在两杯茶水的中间;第二排摆上供品三盘,白干(豆腐干)七片成梯形摆盘(供灶神上天搭脚用),蜂蜜一碟(灶神吃了蜂蜜在玉帝面前就会说些家里的甜言蜜语),发糕或发饼一盘(代表家里一年四季兴旺发达);第三排:香一柱(三根),蜡烛一对(酥油灯,茶籽油灯更好),香炉摆正中,两边摆化灯烛,钱纸若干,没有专用钱纸可用干净的白竹纸代替 。提醒大家烧的钱纸上面千万不要有“字”,听说有一穷人用欠债的记帐单代替钱纸祭祀了灶神,该灶神没有及时赶上玉帝召开的灶神大会 。玉帝询问该灶神为什么迟到?灶神浑身冒着汗回答:“我背着主家债务,身体太重怎么也飞不起来,只好一步一步走上天来,所以迟到了 。”玉帝说:“本想赐这家庭富贵,但他们阻碍了灶神飞身,罪不可赦,让他家再穷三年吧!”切记:香烛不能摆前面,所有神明和佛菩萨都是“隔香不受食” 。
所谓的“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就是告诉人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时刻想到厨房里有灶神,特别不要摔盆摔碗,砸锅砸灶 。传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未出道时,有一次,他的母亲在厨房用刷把刷锅,听一只鸟儿在喊“赵国天子万万年,赵国天子万万年 。”赵匡胤母亲随手用刷把在锅沿上敲了几下,边敲边说:“我儿子要万万年干什么?五十年就够了 。”灶神奏请玉帝说:“这母亲太凶了,居然用千金棒(刷把)打我肩膀,她儿子要真能活到万万年,还不知怎样对我?”玉帝说:“就照他母亲说的办吧”,后来赵匡胤五十岁时便“杯酒释兵权”而暴毙 。当然这只是民间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并不可信,但善言善行总归是好事,多做也无防 。
,谢谢邀答!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去到了这天 ,家里的老人就会交代,“今天不能说不好的话和做坏事儿啊,因为老灶爷要上天宫去回报了”到了这天都会乖乖的听话,就怕老灶爷去天宫回报给玉皇大帝,怕受惩罚,其实心里啥也不懂就是怕 。过去的腊月二十三这天,贴灶神像,把旧的换下来,换成新的 。然后下午喝祭灶汤,首先应该有的就是祭灶糖,就是那种手工做的麦芽糖,我们这里叫芝麻糖,因为外边粘的有芝麻,酥脆香甜 。再就是麻花,香酥焦脆,准备好香纸 。我们这里的祭灶汤一般都是疙瘩汤,也就是胡辣汤,也有吃饺子的 。做好饭开始盛饭,盛饭可是有讲究的,首先得先烧香敬灶神,摆放芝麻糖和麻花 。祈求灶神上天宫说好话,来年带来好运 。不论家里多少人,每个人都得盛饭,包括在襁褓中的娃娃,还有在外地没在家里的人,都得盛碗饭,寓意团员,这个习俗一直延伸到现在,现在仍然是这样,不过有些流程简单化了,比如祭神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反正都是祈祷一年更比一年好,是一种美好的祈愿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