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初一到十五各地有什么不可不知的讲究?

#丁酉新春#广州习俗
过年前
每年年廿八都要"洗邋遢",将家里的卫生都搞好
在年初一前三日:廿八,廿九,三十每个区都有迎春花市 , 这几天都可以去逛花市 。
拜年 , 送大桔
拜年 , 初一一早 , 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 , 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 , 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 , 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 , 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 , 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 , 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 , 回来后才吃饭 。
拜年的人 , 无论带了多少礼物 , 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 , 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 , 但是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 , 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 , 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 , 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 , 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 , 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 , 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 。临走 , 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 , 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 , 意在互赠吉祥 。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 , 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 , 一一拜年后 , 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 , 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
回娘家
【过年初一到十五各地有什么不可不知的讲究?】正月初二、初三 , 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 , 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 , 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 , 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 , 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 , 那么 , 就要来一个分一次 , 礼物颇薄 , 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 , 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 , 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 , 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 , 若家中有侄儿 , 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 , 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 , 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