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黑匣子的数据要读取多久?( 三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读取数据并不像我们普通人想的,找个数据线插上以后就能读取,实际上黑匣子的信息保存和我们常见的文件保存是不一样的,它是专门的一套编码,数据经过编码被储存起来,读取的时候需要解码,这样才能得到内部的数据 。
黑匣子的重要性想必我就不用多说了,飞机上的黑匣子一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飞机数据记录器,放置在客舱尾部,还有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放置在货仓尾部 。
之所以放置在尾部,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两个黑匣子,因此一旦发现黑匣子以后,在数据的读取上就一定会万分小心 。
上一代的黑匣子还不是现在这种“固态硬盘”样式的,它像我们使用的磁带,这种构成是很容易导致读取数据的时候出现故障的,所以在读取数据之前,要做万分的准备,小心翼翼的读取,因为黑匣子中记录的文件,对于破解飞行事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但如今采用“固态硬盘”的方式,读取数据肯定要比以往快很多 。
事实上,《航空知识》的主编王亚男向媒体透露过,如今黑匣子找到以后,读取数据会很快,但分析数据需要一段时间 。
王亚男说“只要数据完好,我想快的话也就两三天甚至更短,就可以读出黑匣子里的数据,但读取数据以后,分析需要大概一周的时间 。”
5G的技术如今这么发达,传输的速度又非常的快,因此很多人都在想一个问题,黑匣子为什么不用云端备份的方法来储存 。
专家介绍说因为数据量很大,黑匣子并不能够做到同步到云端,因为这样对通信的带宽要求很高,目前很难实现,
确实,两个黑匣子在飞机发动机启动后就会自动运行,开始分别记录语音和飞机数据信息,飞机只要启动数据就在不停地记录,因此数据量确实挺庞大的 。
但我想说,科技本就是在不断进步的,如今5G的出现大大拓宽了通信带宽,目前5G载波带宽在SUB6G频谱下,最多的带宽是100Mhz,毫米波频谱下最高是400Mhz,远远超过4G时20Mhz的带宽,因此理论上应该可以实现黑匣子云同步 。
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实际情况下飞机速度快,云层厚,这些都是限制数据传输的原因,因此暂时还难以实现,但未来我相信肯定能够实现 。
飞机是有救生衣的,一般公务舱或者头等舱的救生衣放置在扶手下方,而普通舱的救生衣在座椅下方,低头一摸就能摸到 。
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空姐就提醒过救生衣的摆放位置,那时候岁数小还在上学,嘴也碎,就问她为什么有救生衣没有降落伞 。
空姐说,救生衣是为了应急使用的,假如飞机迫降在海上或者水上,救生衣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救生衣是客机强制配备的安全措施 。
而降落伞没有配备,是因为即便有也很难大规模使用 。
其一,飞机在高空中都是增压的,这个时候舱门都很难打开,普通人根本使不上那么大的劲,即便使用工具,都难以克服压力打开舱门 。
其二,降落伞很重,如果每人都安排一个降落伞,那么飞机无形中会增加很多重量,继而运行成本增加 。
其三,飞机本身就是一个安全事故概率非常低的交通工具,发生概率的可能性在10的9次方,简单来说就是全家几口人24小时不停的飞,也很难遇到一次飞机失事 。
其四,降落伞的使用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普通人即便有降落伞也很难成功使用,因此配备还不如不装备 。
作为交通工具,飞机发生问题的概率其实真的很低,而且因为其特殊性,国际民航界对于飞机制造的要求都很高,为的就是进一步降低失事的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