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 。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 。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但“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 。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
01、原文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02、注释
1、武陵春:词牌名 。
2、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有版本作“春已尽” 。
3、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
4、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
【古诗文赏析大全和解析 武陵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5、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
6、也拟:也想、也打算 。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拟,准备、打算 。
7、舴(zé)艋(měng)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
03、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04、赏析
上片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绘抒写凄苦忧愁的心情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风停了,花儿已凋落殆尽,只有尘土还带有花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语简义丰,顿挫有致 。“风住”,说明此前曾是风狂雨骤,词人被风雨困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可想而知 。“尘香”,表明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层,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 。
“日晚倦梳头”,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正好写出了词人在国痛家恨的环境压力下那种不待明言,难以排遣的凄惨内心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
“物是人非事事休”是词人心境的真实写照 。金人南下,丈夫逝世,词人只身流落金华 。面对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 。
于是乎“欲语泪先流” 。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 。这哪里是眼泪,分明是抑制不住的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 。
下片着重挖掘内心感情,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多之重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
过片语气陡转,心波叠起 。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这是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 。由此可以想见词人自己整日独处,无以为欢的落寞心态 。
- 与诸子登岘山阅读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
- 闺意献张水部语言风格 闺意献张水部赏析
- 感叹青春易逝的搞笑说说 幽默句子形容自己老了古文
- 复古连衣裙穿搭方法
- 无题每一句的赏析 无题赏析题及答案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 友情岁月古惑仔几个人 古惑仔友情岁月电影
- 海贼王哪集有上古七大果实,细数海贼王上古七大果实
- 十五从军征重点诗句赏析 十五从军征翻译及赏析
- 御街行宋范仲淹赏析 御街行范仲淹翻译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