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相信这是很多人记忆深处的一首诗,不过这里想多问大家一个问题,也请大家认真地想一想,李商隐在你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你对他印象最深的点在哪里,又最喜欢他的哪一首诗?
这个问题难回答吗?至少对我来说是的,读过很多李商隐的诗篇,他在我心中依旧是一个谜一般,梦一样的角色呈现 。
生于晚唐,少年得志,党派倾轧,幕府余生,漂泊辗转,多情才子……
诸如此类的形容词还能打出许多,打动我的诗句,也能写出许多,“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怅望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他的每一首诗好像都刚刚好落在了我心上最脆弱的地方 。
人们借用西方的观念,说他是东方印象派诗歌的鼻祖;人们从心理学分析,认为李商隐的《无题》首创以诗歌展现整个心灵,心境的笔法 。但李商隐其人在历史中仍旧很朦胧,如他的诗歌一样 。
【临其诗境】
今天我们也不打算去探讨这种朦胧,相反,我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李商隐的这种朦胧 。今天带大家看的诗呢,与那首家喻户晓的《夜雨寄北》属于同一人生阶段的创作 。
那是公元848年的秋天,李商隐留滞巴蜀,无所事事却又有家难回 。秋风秋雨愁煞人,西风夜雨最能激起离人哀思,更何况李商隐这样一个多情种呢?
白天收到妻子的来信,询问李商隐几时归家,悲哀涌上心头不能自已,在发意写下《夜雨寄北》之后,李商隐便沿江东下,决意归家 。
可路到中途,李商隐还是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一事无成地回去,结束自己的游宦生涯 。于是停舟武昌,想在湖南观察使的幕府里找个差事 。
只可惜,李商隐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仕途再起的理想,武昌成为了另一个伤心地 。此情此景之下,李商隐挥笔赋诗,写下了这一首《无题》 。
【经典原文】
无题【条分缕析】
李商隐 〔唐代〕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
大家有没有读出来这首《无题》与其他《无题》的区别?
李商隐一系列的无题,不论寄托如何心境如何,均是描写男女相思之情,这也是占据李商隐心智最重要的情愫,然而这首诗却几乎只字不提男女情愫,而是写宦海沉浮的仕途感慨 。学者纪晓岚也因此认为“此是佚去原题,而编录者题以《无题》,非他寓言之类 。”
也就是说这首诗本来应该是有题目的,只是后来散佚,编者才以无题名之 。这是对题目的一个解释 。
下面来看这首诗,同李商隐其他的《无题》诗一样,诗歌的尾联始终是最出彩,最吸引人心的地方,不知道大家与我的看法是否一样 。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
这里的无谓也作“无为”,也就是人不能一辈子这样碌碌无为下去的意思 。人在现世里碌碌无为,往往就空余伤春悲秋,怀古思乡的惆怅,让自己沉浸在朦胧的惆怅之中,不是会老得特别快,容易白头吗?
诗歌前面两句讲的是自己处境 。“万里风波一叶舟”,说的自然是自己沿江东下的身影,万里浩荡,小舟一叶,强烈的孤独感一下子填满了画面,自然而然带出下一句的情感 。
“忆归初罢更夷犹”,这个句子比较拗口,大概李商隐此时也在纠结之中,自己此行究竟是否正确,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一切都是未知 。
- 幼儿园大班每天的作业做多少合适?
- 宗教文化:摩尼教的教义是什么
- 浅述摩尼教宣传什么学说
- 基督教文化:圣诞节的由来
- 老公出差回来连个电话都不打,几乎每次都这样,这是什么心理?
- 宝宝出生了,想每天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求靠谱的拍视频手机?
- 2022很火的一句话 有什么比较火的句子
- 山竹的施肥方法
- 2022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 最新版适合走心的简短话语
- 每天沉迷鸡汤跟负能量是什么感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