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为同比上涨2.7% 涨幅连续三个月处于“2时代”,对此你怎么看?

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 。5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连续三个月处于“2时代”;P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 。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同比涨幅创下了自2018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 。今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1.5%,3月份CPI同比上长2.3%,4月份CPI同比上涨2.5% 。自今年3月份之后,CPI明显抬头,增速加快,虽然还低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左右”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但是上涨的速率与幅度不容乐观,通胀压力逐渐加强 。
如果通胀速度过快则会影响温和通胀提振经济的构想,会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 。尤其是5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4%,不仅跌破荣枯线,还跌幅较大,实体经济明确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支持,如果CPI上涨较快,不仅会明显抑制消费,还会从货币政策上限制央行对实体经济的扶持 。所以对目前通胀的快速抬头倾向应给予重视,不然下半年容易对货币政策形成明显干扰,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
从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来看,食品价格上涨7.7%,是2012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涨幅,影响CPI上涨约1.48个百分点 。鲜果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同比上涨26.7%,涨幅比上月扩大14.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18.2%,涨幅比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3.3%,涨幅比上月回落4.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鸡蛋和禽肉价格分别上涨8.7%和6.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6.1个和1.4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1.26个百分点 。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6%、2.5%和1.8%,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90个百分点 。
【5月CPI为同比上涨2.7% 涨幅连续三个月处于“2时代”,对此你怎么看?】除了鲜菜价格因受季节影响略有回落以外,其他的如水果、猪肉、禽蛋等价格自今年三月份以来上涨幅度较大,而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居住价格价格上涨也非常明显,物价的上涨不仅明显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同时也令居民财富缩水的趋势变得更为严峻 。
虽然通胀目标的上限基本确定为3%左右,但是CPI仅仅4个月内就从1.5%跳涨至2.7%,这说明通胀速度过快,在通胀速率上并没有表现出温和上涨的态势,而是恰恰相反,这并不利于经济的有效发展,需要对通胀过快上涨的苗头加以注意,不然下半年会对房地产等形成价格挤压,非常不利于经济上的风险控制 。
另外,通胀幅度在居民核心物价上的表现过于突出,且这一表现并不利于通胀向PPI传导,不利于推动消费型经济增长,反而容易形成社会消费递减现象,使供需出现脱节,这会限制实体经济的恢复 。而事实上5月制造业PMI的较大回落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PPI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外围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下,需要强化内需市场,但是CPI的过快上涨,尤其是在攸关居民生活质量的物价上快速上涨,会明显影响内需的提升 。
下半年美联储有可能降息,且美联储已经明确第四季度扩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半年有可能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通胀的先期快速抬头对下半年的通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虽然5月CPI上涨存在翘尾等因素的影响,但还是要认真对待市场价格过快与较大波动的事实,需要清醒认识到今年下半年的通胀压力依然会比较大,如果掉以轻心,将会影响下半年国内的经济增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