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雅量翻译及原文谢公 世说新语雅量翻译及原文( 三 )


【点评】
好有喜感的画面,裴遐一直要酒喝,估计是言行不当,司马直接发怒动手,裴遐估计也是理亏,也就容忍了,但是心里还是计较的 。
【原文】
10.刘庆孙①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②纵心事外,无迹可间 。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 。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③,随公所取 。”于是乃服 。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
【注释】
①刘庆孙:刘舆(约260—约307,一说约264—约310),字庆孙,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 。西晋大臣,司空刘琨之兄,本文中在太傅司马越的官府中任长史 。
②庾子嵩:庾敳 。
③两娑(sà)千万:两三千万 。娑,当时口语中对“三”的重读 。
【翻译】
刘舆在太傅司马越府上任职期间,陷害了很多人士,只有庾敳不关心世事,与世无争,刘舆没机会抓小辫子 。后来他发现了庾敳为人节俭而家境富裕,就建议太傅向庾敳借钱千万试试,心想庾敳肯定会小气不愿意借钱,然后就能找到陷害的机会了 。后来太傅就在大庭广众中问庾敳借钱,这时庾敳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头巾掉落在小桌上,他低头把头伸进了头巾里,不紧不慢地回应说:“下官家中差不多有两三千万,您想借钱的话随您取多少 。”刘舆这才真的心服口服了 。后来有人向庾敳谈起这件事,庾敳说:“这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点评】
庾子嵩为人坦荡自在,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出自此 。
【原文】
11.王夷甫与裴景声①志好不容易,景声恶欲取之,卒不能回 。乃故诣王,肆言极骂,要王答己,欲以分谤 。王不动色,徐曰:“白眼儿遂作 。”
【注释】
①裴景声:裴邈,生卒年不详,字景声,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晋朝大臣,书法家 。历太傅从事中郎、左司马,监东海王军事 。
【翻译】
王衍和裴邈两人志趣不合,所以裴邈很厌恶王衍任用自己,只是始终无法让王衍改变心意 。于是裴邈竟然特意拜见王衍,肆意谩骂了一番,想让王衍回应自己,也气急败坏,以此来让人一同指责王衍 。谁知王衍不为所动,从容淡定地说:“你这个不识相的白眼小儿,终于发作了 。”
【原文】
12.王夷甫长裴成公①四岁,不与相知 。时共集一处,皆当时名士,谓王曰:“裴令②令望何足计!”王便卿裴,裴曰:“自可全君雅志 。”
【注释】
①裴成公:裴,死后谥号为“成” 。
②裴令:指裴楷,任中书令,很有名望 。裴楷是裴的堂叔父 。
【翻译】
王衍比裴年长四岁,两人之间没有什么熟络的关系 。有次正好处在一个场合,与会的都是当时的名士,有人对王衍说:“裴楷的声望哪里排得上号!”王衍于是称裴为卿,裴说:“你这么做,我自然也要成全阁下的雅量风度 。”
【原文】
13.有往来者云:“庾公①有下意 。”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② 。”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 。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注释】
①庾公:庾亮,字元规 。
②不虞:意外与不测之事 。
【翻译】
有经常交游的人说:“庾亮有来朝廷中执掌大权的意思 。”有人对王导说:“暗中要严加防备,以备不测之灾 。”王导说:“我和庾亮如今虽然都是辅佐大臣,本来也是布衣之交的好友,如果他要来执掌大权,就让他来好了,我自然可以回乌衣巷去做我的平民,何须防备他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