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三国百度百科 爆笑三国志手游


很久很久以前,在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游戏房,Windows都没进入95的时代,只有少数幸运儿才会拥有一部电脑 。当时游戏选择也不多,不是《沙丘魔堡》和《凯兰迪亚传奇》这样的欧美游戏,就是《三国志》和《大航海时代》 。对于当时的小孩子来说,欧美AVG太难,光荣SLG太闷,大宇的游戏就成了最适当的选择 。《轩辕剑》与《仙剑奇侠传》虽好,但只能独乐乐,一旦需要众乐乐的时候首选就是《大富翁》了 。
“大富翁”与第一桶金
在祖国大陆,要是老玩家摆起谱来,基本只能从《大富翁2》开始,再骨灰都没几个见过1代长什么样 。它实在太古老,太神秘,现在只有在特意制作的怀旧视频上才能领略到它的风采 。


爆笑三国百度百科 爆笑三国志手游

文章插图



Apple2电脑的强手棋,还没有AI,是当时少见的中文电脑游戏
按照现在眼光,《大富翁1》十分简陋:只有黑白画面,没有音乐,连音效都是蜂鸣器的滴滴嘟 。游戏地图也只有一张台北市,不知道老歌迷还记不记得2001年动力火车那首《忠孝东路走九遍》,这张地图的范围比这首歌要大些——它以台北市轴线忠孝东西路为界,将闹市区一网打尽 。


爆笑三国百度百科 爆笑三国志手游

文章插图



阿土伯可是《大富翁》的灵魂,钱大爷是钱夫人的老公吗


爆笑三国百度百科 爆笑三国志手游

文章插图



忠孝东路走九遍
除了地图取材于现实世界,我们还能发现许多日后设计的源头 。《大富翁1》不仅有系列灵魂人物阿土仔,更重要的是,它从一开始就试图摆脱Monopoly的框架,往里添加基础金融知识 。虽然《大富翁1》的股票和期货只是一些随机数,但这些设计为整个系列定下了基调,日后续作以此为基础不断增加内容,像一个个强化零件,把续作托入云巅 。
如果放在今天,《大富翁1》完全可以用“年轻独立开发者”的名义大炒特炒——这款游戏的作者正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姚壮宪 。他当时正逢中专毕业,求学期间,他就自学编程,尽一切努力进入萌芽状态的游戏业 。另一边大宇处于草创状态,少有的采取了全部自研的策略,求贤若渴,希望能够签到有潜力的作者来扩充自己的团队 。凭着这款Demo,姚壮宪不仅拿下大宇的独家销售协议,还接受了他们的Offer 。他在苦干三个月后游戏上市,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
发达之路
《大富翁》卖的不错,续作却姗姗来迟,直到92年才告问世,那是因为“大富翁之父”姚壮宪服兵役去了 。随着硬件升级以及人力物力的扩编,《大富翁2》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游戏的发色数也从前黑白骤升至256色,于是角色们的招牌动作和口头禅终于有条件施展出来了 。我们熟悉的钱夫人,孙小美也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
在玩法方面《大富翁2》做出了一个巨大突破——我们熟悉的坑人卡片和附身神仙终于闪亮登场 。如果说1代还是个和和气气的强手棋,那么2代就让小朋友跨出友尽了的第一步 。只要你资源够多,就可以揣着一堆道具,要么在小伙伴的必经之路放满地雷,要么在大后期把朋友们苦心经营的黑暗一条街炸个金光光,让你的小伙伴回家找妈妈哭 。


爆笑三国百度百科 爆笑三国志手游

文章插图



二代的角色比较细致,但是没什么动画
《大富翁2》大大加强了股票证券,但本质上还是个地产搏胜负的游戏——因为玩家要踩在股市这格上才能进入交易 。但现实中商战风谲云诡,地产证券与银行三方往往变成称兄道弟的利益共同体 。《大富翁2》之后,姚仙带领的狂徒制作组不仅强化道具系统,还不断为续作加入金融成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