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在集市里 兴隆黄金集市店


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兴隆的酸梨、唐山的杂粮、蓟县的红果、三河的卤水豆腐、张家口的山药蛋……”您要问在北京啥地方能一下子“收集”全这些特产,那就真要去平谷靠山集走一趟了 。靠山集位于平谷金海湖附近,是北京东北部最大的集市,占地5万平方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农历逢二、逢七开集 。由于靠山集紧邻河北、天津,也就形成了独有的集三地特产于一身的特色,您要是觉得城里生活少点人情味儿,来这赶个热闹还真挺合适 。

店铺在集市里 兴隆黄金集市店

文章插图
热闹的靠山集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京东第一集” 上集时间几百年不变
靠山集村位于平谷区金海湖镇东部,距离北京市区不到100公里,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驱车探访时,地图上显示离大集还要过个路口右转,已经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了——各式各样的叫卖声从不远处传了过来 。仔细一听,便能听出吆喝声还分了“派系”,有河北的、天津的还有平谷本地的 。平谷人的方言很有特色,确切地说特别“不北京”,口音跟唐山话差不多,听着就耿直风趣 。
要说起历史,那靠山集就太悠久了 。村庄在明代就有,地处半山地带,集市也是那时候就有了,甚至可能是先有了集才有了村 。这大集明初叫嵑山集,清朝改称苛山集,后来改成了大白话,就叫靠山集 。新京报乡村频道此前报道的永宁大集天天都有,那是现今的规矩,其实不符合老礼儿,否则天天有大集,在商品匮乏的古代也很难支撑下来 。叫“集”,除了是聚集的市场,这里面还有约定日期地点的意思 。靠山集农历逢二、逢七开集,这个时间地点,一“约定”就延续了好几百年,康熙四十三年《蓟州志·市集》中就明确记载:“苛山城每逢二七日为集” 。
店铺在集市里 兴隆黄金集市店

文章插图
靠山集农历逢二、逢七开集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店铺在集市里 兴隆黄金集市店】大集能在历史上存下名号,主要还是因为身处“黄金”位置 。平谷靠山集东临天津蓟州区,北接河北省兴隆县,时至今日,三地农民仍要拿出自己最得意的物产在此交流,都想在号称“京东第一集”上露两手 。现在每逢开集,三地八乡上万商户、村民、市民就会来采购货品,晚来一点,车都没地方停 。
一脚“踹”三省 特产丰富生活气息浓
到集市上买卖,老话叫“上集”、“赶集”,像记者这样没事闲溜达找人聊天的,叫“逛集” 。
店铺在集市里 兴隆黄金集市店

文章插图
大集上出售的新鲜蔬菜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刚走近大集,就看到一位老人蹲在路边,面前放着绿油油的几捆小葱和泡在盆里的茉莉芽儿 。老人姓张,今年已经73岁了,“小葱是我在家种的,1块钱一把,茉莉芽是我自己上山割的,就这么些了,10块钱都拿走” 。问价的顾客一听,立马准备拿出手机给钱“包圆儿” 。老人说:“我岁数大了不会用微信啊,跟我去旁边那家吧” 。老大爷还真细心,客人付款的时候,他一再跟隔壁的摊主老秦确定,怕弄错了 。
老秦说:“大集里上岁数的村民不太会用微信,可如今顾客都爱用手机支付,几乎不带钱,反正大家都认识,赶集时就互相帮帮忙” 。老秦在旁边卖油麦菜,一大捆只要2块钱,他介绍,大集一般早上8点就上人了,有不少特意从北京市区还有天津、河北过来赶集的人,其中以老人居多,也有不少一家子一起来的,在附近转转淘点东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